胡掖
【源】 鲜卑族姓(21,60,62)。【人】 南凉主秃发乌孤之母为胡掖氏(6,12,27,60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秃发思复鞬娶胡掖氏,生乌孤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亦注: “鲜卑姓,南凉秃发寿阗之母胡掖氏。”
【源】 鲜卑族姓(21,60,62)。【人】 南凉主秃发乌孤之母为胡掖氏(6,12,27,60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秃发思复鞬娶胡掖氏,生乌孤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亦注: “鲜卑姓,南凉秃发寿阗之母胡掖氏。”
读音:Miē【源】 春秋时楚国人之姓,与芈通(25,60)。唐时扶碑上有吀氏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 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 其注云: “与同。楚姓。《路史》: 《唐
读音:Hamìlǐ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阿察雅实礼,哈密理氏,凤翔人,元至正二年任南台经历,累迁孟州达鲁花赤(399)。
读音:Píng’ā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bá lüè【综】 北魏时代北姓。后改为苏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7,12,27,60)。一说,即拔略氏(70)。亦作〔拔畧〕(7)。【人】拔略昶,北魏时都督(6,21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
读音:Zhé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ùlù【源】 代北姓。似为步鹿根氏之省译(70)。【变】 步鹿氏后改为步氏(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变夷第五》有载: “步鹿之为步”——后改为步氏。(按:
读音:Wēnchálǎ锡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有载,未道其详。
读音:Zhùguó【综】 周时秦大夫柱国子良(15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注云: “以官名为姓氏,‘柱国子良,楚大夫,此以官为氏。’ 春秋时楚官有柱国,相当于秦之相
读音:Léi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,62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 “靁” 引《姓氏寻源》云: “黄帝次妃有方儽氏,后有靁氏、儽氏、纍氏; 又作累、傫、嫘、雷。”儽、
读音:gōng【源】①春秋时晋献公之太子申生,遭骊姬之难,谥曰恭,其后以谥为氏(7,12,15,17,60)。②古时恭、共相通。殷末侯国共(故城在今甘肃泾川县北5里),以国为氏(6)。③南北朝时梁国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