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iā

【源】 帝喾支庶封于蜀,秦灭之。蜀侯之弟葭萌封苴(故城在今四川昭化东南50里),遂有苴氏、葭氏(17,60,62)。【布】 甘肃永昌有此姓(392)。【人】 葭众,汉时人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湖南之益阳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谱》 云: “ 《蜀志》帝俈(按:俈,亦作 ‘喾’。)支子封蜀,秦灭之。蜀侯弟葭萌封苴,有苴氏、葭氏。《华阳国志》 ‘蜀王封其弟葭盟於汉中,号曰苴侯,命其邑曰葭盟’。《清一统志》: ‘四川昭化县南有葭萌故城。’ 是以地为姓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Zhá【综】 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台湾桃园、澎湖(64,68,261)、甘肃岷县、新疆疏附(62)、内蒙古东苏旗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新疆之布尔津有

  • 查嘎努特

    读音:Zhāgānǔtè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鄂托克族有此姓(318)。

  • 五鳩

    读音:Wǔjiū【源】 相传黄帝之裔少昊,以五鸠为鸠民之官,其后以官为氏,见《姓源》(7,12,17,21)。【人】 五鸠蹇,春秋时楚昭王时人(6)。五鸠卢,东晋末后赵将军,见《后赵录》(7)。历史上

  • 读音:Dòu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奉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黄帝臣有斗苞,授规,当为斗氏之始。②郑樵注云: “芈姓。若敖之后。按

  • 毋邱

    读音:Wú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其注云: “其先食采毋邱,因氏焉。”后或音讹而为“曼邱”,或改为单姓“毋”。一作“毋丘”。宋登科毋邱·会、毋邱·斌。

  • 读音:Lǐ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周武王同母少弟,名封,初封于康,属卫地,称卫康叔,其后有卫大夫礼孔、礼至,遂以礼为氏(60,62)。②古典礼者之后,以职为氏(60,62)。③清贵州安顺府永宁州募役长官司原

  • 读音:fù楚有期思公复遂,见《左传》,杜预注:复遂,楚期公,其后或以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▲〈明〉复扬清,扶风典史。

  • 读音:Bī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9)。【变】 一作〔��〕(91)。【人】 蠙涸,唐咸通年间人士,知音律(7,9,24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据

  • 读音:Xiàn【音】 亦音陷(Xiàn)(17)。【源】 虞舜之裔有臽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 注云: “源于妫姓。系虞舜之裔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Xù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