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Huān
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12)。古有讙国,见《国名纪》。齐人归讙是也,见《左传》。因氏(17,26,62)。讙即下讙,春秋时鲁邑(故城在今山东肥城西南)(21)。【变】 一作〔酄〕(17)。【望】 东阳(17,418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云:“国名, 古有讙国, 后因氏。” ② 《万姓统谱》 载:“讙, 曾邑。” 曾, 或作鄫、缯, 古国有二: 其一在今河南之方城一带,都西阳 (今河南光山西南); 一在今山东苍山西北, 姒姓, 后为莒所灭。 此之讙邑, 似应在姒姓曾国。③或与 “” 通。《正字通》: “酄,一作讙。” 酄乃春秋鲁国下邑, 其地即在今山东肥城县南,此当以地名为氏。望出东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ì/Yih【源】 凡女姓之字,金文皆从女作,而先秦以后所写经传,往往省去女旁,如……弋姓之弋,金文作㚤,今《诗》有“美孟弋矣”,见王国维《观堂集林·鬼方昆夷�&#x

  • 子韩

    读音:zǐ hán齐顷公子韩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世本》)

  • 读音:miǎn【源】 黄帝臣冕侯之后(17,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有分布,《姓氏考略》亦载,其据《姓考》 注云: “黄帝臣冕侯之

  • 读音:Jià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山东新泰(359)、浙江诸暨(368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

  • 敕力

    读音:chì lì代北复姓,高车别帅有敕力犍。(见《魏书》)敕力氏,后魏高车别帅敕力犍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《中国古今姓氏词典》、《中国姓氏大

  • 读音:Wén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系文氏所改,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读音:shǔ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黄帝曾孙帝喾支子封于蜀,后为秦所灭,子孙遂以国为氏(17,60,62)。②蜀山氏之后(17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、北京(91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浙江余姚(389)、萧

  • 是贲

    读音:shì bēn是贲氏改为封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  • 太伯

    读音:tài bó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古公之长子让国季历(文王之父),为周之太伯,其后以为氏(12,21,60)。周古公即周太王,亦称古公亶父,初居邠,狄人侵入,迁于岐山之下,始国号周,后武王追封为太

  • 阿番孛術律

    读音:E-fānbóshùlǜ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三朝北盟会编》,而周春《姓谱》误为阿番、孛术律二姓(7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