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ún

【音】 郇氏有环、寻二音,且源出不同。参见郇(Xún)姓。【源】 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(7,12)及《康熙字典》(80)。【望】 绛州,见《广韵》(86)。【布】 宋时淮南(7,26)、清时河东(26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仍有此姓。【人】 郇模,唐时晋州人,模一作谟(17,21)。郇存正,明时益都人,累官太原丞(6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河北之景县、辛集,山东之平度、东平、昌乐、龙口,辽宁之清原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、新绛、临汾,甘肃之酒泉、徽县,新疆之布尔津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苑》曰: “周文王子封郇。晋武公灭郇以赐大夫原氏,是为郇叔,因氏。” 望出平阳。

一音xún,亦为姓。

汉代有郇相; 唐代有郇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zh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或系蛭拔氏所改。【望】 延安(17,418),延吉(60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;未详其源。(按: 蛭,即水蛭,俗称蚂

  • 耿馬

    读音:Gěngmǎ【源】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顏濟哩

    读音:Yánjǐl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沈阳、伯都纳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一作〔颜济理〕(260)。②清镶黄旗满洲前锋佛伦太之妻为颜吉里氏(260),〔颜吉里〕似即颜济

  • 博碩

    读音:Bóshuò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鄂尔多斯、喀喇沁、科尔沁、土墨特(亦作土默特)等地(23,63,260)。【变】清正黄旗满洲主事索伦之妻为博什氏(260),〔博什〕似即博硕之异译。清

  • 读音:yǎn兖,少昊之裔。(见《舆地广记》)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晋城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以国为氏。《舆地广记》: ‘兖,少昊之裔’。望出东郡。”宋

  • 哈斯胡里

    读音:Hǎsīhúlǐ锡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收载,后或改单姓哈、韩,盖取哈斯胡里氏之首音谐“哈”或近似音之 “韩”而得。

  • 阿禮特

    读音:E-lǐtè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巴吉奈之妻为阿礼特氏(260)。又,清正红旗蒙古护军特古思之妻为鄂礼特氏(260)。〔鄂礼特〕似即阿礼特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yǐ蚁逢,见《印薮》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Biē【源】 古鼈国,即古时牂牁郡之鼈县(故城在今贵州遵义西),后以国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一说,古蜀帝之相鼈令(令一作灵)之后(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鳖(17)。【望】 蜀郡(1

  • 读音:Mián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大夫食采于緜上(故城在今山西介休东南),子孙因邑为氏,见《姓苑》(6,7,12,17,60)。②北魏时蠕蠕人尔緜氏改为緜氏(21,60,70)。 【变】 亦作绵(7,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