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Láng

郎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邑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鲁懿公的孙子费伯在鲁国为大夫,私自占据郎城(今山东鱼台东北),子孙以邑名为氏而姓郎。二是南匈奴有郎氏,满族也有郎氏。

郎姓发源于今山东兖州一带,秦汉之际,离开祖居之地,在中山郡(治今河北定州)、魏郡(治今河北临漳)、北海郡(治今山东昌乐)形成新的繁衍中心。魏晋南北朝,郎姓南迁,散居于黄河中下游各省以及安徽、江苏、浙江等南方省份。唐末五代十国,郎姓有人迁入今四川、重庆、湖北、湖南等地者。宋末元初,郎姓迁居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等地。明中叶以后,郎姓有落籍辽宁者。清代,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、甘肃、宁夏以及台湾等地皆有郎姓入迁。如今,郎姓尤以四川、贵州等省为多。

郎姓历史人物有郎基,北齐将。曾拒梁军百余日,削木为箭,剪纸为羽,城终得保全。好读书,广涉典籍,懂军事,重文化。为官无所私求。郎士元,唐诗人,与钱起齐名,时称“前有沈、宋,后有钱、郎”。其诗多为送别应酬之作,擅长五律。郎余令,唐代著名画家。博学有文,尤其擅长画山水、帝王古贤、历史故事。当时称余令画凤、薛稷画鹤、贺知章草书为秘书省“三绝”。郎瑛,明文学家。博览艺文,探讨经史。著有《七修类稿》《青史衮钺》。郎静山,中国著名摄影家。为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和摄影团体创办人之一。一生获奖无数。

郎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十八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鲁懿公之孙费伯帅师城郎(故城在今山东兖州西北)、因居之,子孙氏焉(7,12,17,60)。 ②汉时匈奴人有郎姓(60,62)。③金时女真人姓女奚烈氏,汉姓为郎(71)。④柯尔克孜族博勒特尔氏,汉姓为郎(204)。⑤清满洲人姓。世居三堡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纽祜禄氏、郎佳氏等后均改为郎氏(180)。⑥裕固族乌郎氏,后改为郎氏(198)。⑦布依(105)、阿昌(142)、纳西(151)、回、满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中山、魏郡、北海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3%。尤以四川、贵州等省多此姓,二省郎姓约占全国汉族郎姓人口68%。【人】 郎宗,东汉安丘人,官吴令(61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、阜平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监利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邱北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蒙、傈僳、阿昌、裕固、柯尔克孜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。鲁懿公孙费伯城郎,因以居之,子孙遂以为氏。” 郎,鲁邑名。其地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北八十里。此以邑为氏。望出魏郡、北海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南匈奴亦有郎氏。”③清代满族之郎佳氏、钮祜禄氏等或改为单姓“”。郎佳,乃取其首音谐以汉姓“”而得; “钮祜禄”,汉意为 ‘狼’,遂取 ‘狼” 之音谐以汉姓 “” 而为单姓。④阿昌族之郎姓分布於云南之潞西,与梁、曩、同姓。阿昌语称作 “喇炸”。 ⑤裕固族之郎姓由乌郎氏所改。乌郎,或称阿郎,本户族名,以为氏。后或取wūláng之尾音láng谐汉字 “” 而为单姓。⑥柯尔克孜族之郎姓分布於黑龙江之富裕县,本为部落名,以为姓。

汉代有郎宗,安丘人,术士; 唐代有郎士元,定州人; 清人有郎葆辰,安吉人; 又有郎世宁,乃意大利画师,留居中国,遂取汉姓“”为姓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xì山东章丘有细姓。(见《池北偶谈》)细封氏之后,改为单姓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  • 读音:Dū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回回古速魯

    读音:Huíhuígǔsùlǔ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达里麻古而的,回回古速鲁氏,元至元中为功德副使,大德年中历常州、饶州二路达路花赤,后迁山东宣慰使(399)。又,元至元中都功德使脱烈,回回古素鲁氏(39

  • 布德哩

    读音:Bùdélī【综】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伊克藻之妻为布德哩氏(260)。

  • 卻特

    读音:Quètè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元祖勃端察尔之后: 一为却特氏,一为阿尔拉氏。《蒙古源流》载: “元之国姓为博尔济锦氏,却特,其贵种耳。”或称: “蒙古书 ‘却特’

  • 霍爾

    读音:Huò’ěr【综】 清满洲镶白旗中有霍尔氏(259)。

  • 吴?

    读音:Wúyī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乌伊〕(24),亦作〔兀��〕(240)。【人】 吴��遂良,西夏武节大

  • 读音:J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氏姓考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系楫姓分族。”

  • 多览葛

    读音:duō lán gě回纥九姓,一曰多览葛。(见《唐书》)在薛延陀东,延陀灭,其酋俟斤、多览葛末与回纥皆入朝,以其地为燕然都督府,授武卫大将军。(见《续通志·四夷传》)

  • 读音:Zhuō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)与《姓苑》(21,61)。或由卓氏所改。【布】 浙江余姚(389)、台湾彰化(64,68,261)、广东万宁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黑龙江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