鄄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周敬王之子封于鄄(故城在今山东鄄城北)。为鄄氏(60,62)。【望】 曲沃(261)。【人】 鄄子士,春秋时卫大夫(7,11,17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、陕西之韩城、河南之义马、湖南之冷水江等地均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周敬王之子封于鄄,为鄄氏。”此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鄄,春秋时卫邑,即今山东鄄城。
春秋时卫有鄄子士,为大夫。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周敬王之子封于鄄(故城在今山东鄄城北)。为鄄氏(60,62)。【望】 曲沃(261)。【人】 鄄子士,春秋时卫大夫(7,11,17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、陕西之韩城、河南之义马、湖南之冷水江等地均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周敬王之子封于鄄,为鄄氏。”此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鄄,春秋时卫邑,即今山东鄄城。
春秋时卫有鄄子士,为大夫。
读音:Yúdūlǐ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延德礼之妻为余都里氏(260)。
读音:Cán【综】 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江西石城有此姓(404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é姜姓后有节氏,炎帝居生节茎,节姓宜出此,或符节令,以官为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周礼掌节上士,子孙以官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读音:Yǔfǔ【源】 春秋时鲁大夫羽父翚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据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姓源韵谱》注云: “春秋时鲁国大夫羽父翚之
读音:Básègàn【源】 唐时西突厥十姓之一,属阿失毕部,全称为拔塞干暾沙钵俟斤(428)。以部为姓。
读音:Bào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夏禹裔孙敬叔(即杞公子)仕齐,食采于鲍(故城在今山东省历城东30里),因以命氏,见《姓苑》(6,7,9,12,15)。②庖牺氏即伏羲氏,其后有鲍氏(8,62)。③北魏时
读音:Shēns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金史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称:“金有矧思阿补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Bālúbāyī【综】 台湾土著姓。清道光六年,淡水厅下南庄,今苗粟南庄乡,赛夏族原有番姓。意曰风,后改为风姓(65)。
读音:Zhūlòu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汉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汉有铢镂渠堂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Kàn阚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出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国有大夫名止,封于阚,世称阚止。其后代子孙以封邑为姓。二是以国名为姓氏,据说古时有阚国(今山东嘉祥北),是黄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