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Fēng

酆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,源于姬姓。武王克商,封己弟于酆邑(今湖南永兴北),世称酆侯,其后人以原封国名为姓。

酆姓较为少见,后在京兆郡发展成望族,世称京兆望。

酆姓历史人物有酆谋,太平天国举人。因善于诗,后人称为“天朝诗人”。

酆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六十一位。

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十七子封于酆(故城在今陕西户县东,亦为周文王之都)为酆侯,其后为酆氏(6,7,9,12,17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酆舒,春秋时潞人,执政于潞,为晋景公所杀(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东平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长治,安徽之霍山,江西之新干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“周文王之子酆侯之后; 或言第十七子。此文王之旧都也。故城在今永兴岨县北三十里,其后以国为氏。” 今陕西户县东五里有丰宫,即周代酆国遗址。望出京兆。

春秋时有酆舒; 宋代有酆康,英州知州; 明代有酆洪,洪武御史; 又有酆海,正统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沙卜珠

    读音:Shābǔzhū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元史·列传》有乌夏尔,即姓沙卜珠氏。

  • 读音:zhì质氏出夙氏。(见《路史》)质氏以洒扫而鼎食。(见《汉书·货殖传》)

  • 劉傅

    读音:Liúfù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或系刘、傅两单姓合成。亦作〔刘付〕(92)。广东化州(315)、广西陆川(360)等地均有此姓。

  • 後蒲

    读音:Hòupú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希姓录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téng本姓滕,避难改焉,今开封有此姓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Wè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。唐以前无闻(12,15,62)。五胡夏王赫连定之弟谓以代之后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【望】开封(17,60,418)。【布】台湾彰化有此姓(68,261)。【人

  • 读音:chuò【音】 亦音Chuò(17,76)。【源】 宋时兴州刺史折惟昌所部啜讹之后(60,63)。党项姓(445)。【望】 河西(17,418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台湾台北(68,26

  • 延丘

    读音:Yánqiū【源】 延丘,故地名,在今河南濮阳东,因春秋时吴国公子延陵季札息于此丘得名,后乃以地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又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地名,在豫阳县东,因延陵季

  • 读音:Quán全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。全椒,今属安徽;古全州,在今广西全县;全山,一作泉山,在福建浦城县东北。这三地的居民有以地名为姓者,称全氏。二是以官职名为姓氏,出自泉

  • 读音:Guǐ【源】 或为诡诸氏所改(62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康熙字典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载,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罕见姓。《左传》记载有诡诸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