醜門
【源】 晋末西秦时夷姓(7,9,12,17,60)。【人】丑门子弟,下将军,见《西秦录》(7,17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西魏将军醜门弟子”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夷姓。《西秦录》 有将军醜门子弟。”《中文大字典》引 《万姓统谱》 作 “醜门于弟,汉人。”
【源】 晋末西秦时夷姓(7,9,12,17,60)。【人】丑门子弟,下将军,见《西秦录》(7,17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西魏将军醜门弟子”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夷姓。《西秦录》 有将军醜门子弟。”《中文大字典》引 《万姓统谱》 作 “醜门于弟,汉人。”
读音:xuè【源】 茂州(故治在今四川茂汶)夷姓(60,62)。【布】 河南洛宁(294)、湖南湘潭(373)、北京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长治、晋城、运城、临汾及吕梁
读音:xià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姓氏词典》俱予收载,初见于 《姓苑》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mín【源】①系自姚姓。舜子季里封缗,后有缗氏(17)。②黄帝之子少昊之裔封于缗,为缗侯国(故城在今山东金乡东北30里),因氏(11,12,15,17)。③有仍之姓,见贾逵《国语注》(60,62
读音:Wùyá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源自辽时乌丸部,后称乌延部,以部为氏。兀颜即乌延之异译(71)。【变】 后改为朱氏(13,71)。【望】 陇西(60,71)。【人】 兀颜讹出虎,金时隆安府猛安人
读音:Luóchá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索伦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 清正黄旗满洲闲散国太之妻为罗察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索伦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
读音:wūbù【源】 ①相传炎帝参卢之后有乌护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北狄(一作赤狄)七姓之一为乌护氏(1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注引 《路史》
读音:Bùjí’ěrmùtè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前锋得住之妻为布吉尔木特氏(260)。
读音:chén fàng【源】 古帝有辰放氏,见《春秋命历序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春秋命历序》 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作《春秋命苞序》)云: “
读音:Pàosì纳西族姓氏。云南之宁蒗有分布。汉意为“狐狸”,当是源于原始之氏族图腾。以图腾名氏族或以族命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纳西族》。
读音:Xié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