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褐
读音:Hánhè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韩厥(即韩献子)之后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7,12,17,60)。【人】 韩褐胥居,战国时赵肃侯大夫(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云: “晋韩厥之后。”韩厥,春秋晋人,为景公司马。此以名氏为氏,系出姬姓。
战国时赵有韩褐胥居,赵肃侯大夫。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韩厥(即韩献子)之后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7,12,17,60)。【人】 韩褐胥居,战国时赵肃侯大夫(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云: “晋韩厥之后。”韩厥,春秋晋人,为景公司马。此以名氏为氏,系出姬姓。
战国时赵有韩褐胥居,赵肃侯大夫。
读音:Wūqígélǐ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,乌齐格里倭仁,清蒙古正红旗人,道光九年进士,累官文华殿大学士、工部尚书(61,72,254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
读音:Xùn/Shyun Syun【源】 楚公族之后有氏(19,21)。
读音:Dǒng/Doong,Du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中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Bǎoyīn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蒙古族同胞在人际交往中,相当多的人不称姓,而直呼其名,而蒙古取名可能是多音节的,如 “宝音
读音:F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uàilínggān【源】 苗姓有帅灵干氏,见《南中纪闻》(76,91)。
读音:Zhuó/Jw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4)。
读音:Yù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字汇补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读音:Xūliáng【综】 晋大夫胥梁带,见《奇姓通》(20,63)。
读音:dèng hóu武丁季父蔓侯之后有邓侯氏。(见《路史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