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Lóng

龙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。龙氏,舜帝时大臣。纳言是古代官名,他的后代以龙为姓氏。二是传说源自御龙氏之后。尧的后代刘累,因有驯化龙的本领,深受夏帝的赏识,被赐氏为“御龙”,其后裔有以龙为姓氏的,即为龙姓。三是传说源自豢龙氏之后。相传董父,精于饲龙,以畜养龙而被舜赐姓“豢龙氏”,他的后代有以龙为氏的,即为湖北龙氏。四是出自牂牁(治所在今贵州)大姓。西汉时的牂牁大姓中有龙姓一族。

龙氏分布广泛。约在汉朝时期,龙姓主要繁衍于今甘肃和湖北、湖南境内及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间地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中原龙姓为避战乱而渡江南迁。宋、元时期,龙氏开始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南迁,使得南方龙姓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。从龙氏发展迁徙过程体现出北方龙氏与南方各族相融,也体现着少数民族龙氏与汉族及其他各民族相融。今日龙氏尤以湖南、四川、广东、江西等地为多。

龙姓历史人物有龙且,项羽帐前第一猛将。少时跟随项梁、项羽起兵,与项羽情若兄弟,每战皆亲身奋勇杀敌,深得项羽信任。后在齐国由于大意轻敌,误中韩信水淹之计,最后力战不胜而死。龙太初,宋代诗人,他在拜见王安石时,作《沙诗》一首,深得王安石赏识,引为上宾。

龙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五十六位。


舜纳言龙之后,或曰出于御龙氏。(见《广韵》)

龙氏,舜臣也,龙为纳言,子孙以名为氏。又董父,己姓,以能畜龙,故氏为豢龙氏。今望出天水,武陵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

牂牁大姓有龙氏。(见《华阳国志》)

且弥王、焉耆国王均龙姓。(见《北史》)

▲<汉>龙述,京兆人,零陵太守。<宋>龙太初,诗人。<清>龙为霖,成都人,潮州知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Mǔ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宁夏中宁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万荣、内蒙古之乌海有分布。此姓系乌海市公安局提供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肥如

    读音:Féirú【源】 春秋时晋灭肥,肥子奔燕,燕封于肥如(故城在今河北卢龙北),其后有肥如氏(17)。

  • 烏延

    读音:Wūyá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源出辽时乌丸部,后称乌延部,以部为氏(71)。【变】 ①至清改称乌雅氏(24)。②后改为朱氏(71)。【望】 陇西(71)。【人】 乌延蒲卢浑,金时曷懒路乌古敌昏

  • 令介

    读音:Lìngjiè【源】 西夏党项族姓(54,95,101)。【人】 令介讹遇,西夏米脂守将,宋元丰四年降宋(54,101)。

  • 軍朱

    读音:Jūnzhū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复姓录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Rǔ【源】 北齐时人姓,见《姓觿》(17,62)。或系库傉官氏所改。【人】 傉伏。北齐人(17)。傉怀志,宋时宦官(7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康熙字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(按: 查《康熙字

  • 读音:Xūn/Shiun,Syu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安徽淮南(362)、上海、四川成都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

  • 性佳

    读音:Xìng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,凡七派,出贝珲山秦性佳村、英额、长白山、苏瓦颜、鄂尔浑、马察、哈达等地(23,63,180,260)。当以地为氏(23)。【变】 后改为邢氏(180)。【人】

  • 子占

    读音:zǐ zhàn【源】 系自妫姓。春秋时陈桓子之子书,字子占,其后以字为氏(4,12,17,60)。又,陈公子完之裔孙陈无字之子书,字子占,后人以字为氏(4)。又,陈威子占书,书生良坚,子以王父字

  • 回回

    读音:Huíhuí【源】 元时色目人姓(13,24,61)。一说,回回系西域国名,大食国种也,以国为氏(24)。回回,唐时指原住今新疆库车、吐鲁番之回纥。宋时泛指葱岭东西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、地区或国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