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诗词古文>赵汝鐩生平

赵汝鐩生平介绍

赵汝鐩(1172-1246),字明翁,号野谷,袁州(今江西宜春)人。宋太宗八世孙。宁宗嘉泰二年进士。祖父不倦,官少师;父善坚,户部尚书,娶忠文公孙女,家世显赫。理宗绍定二年(1229年)改知郴州,两次击退敌贼侵扰,俘获甚众。四年(1231年),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,又改湖南宪漕,广南东路转运使,知安吉州,江东提刑,以刑部郎官召。理宗淳祐五年(1245年),出知温州,“以劳属疾”,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,年七十五岁,积阶中大夫,食邑三百户。八年(1248年)归葬袁州故里。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,有《野谷诗稿》传世,存诗近三百首,于时颇负盛名。>>查看赵汝鐩的诗词古文

人物生平

  赵汝鐩,字明翁,号野谷,袁州(今江西宜春)人,宋宗室,太宗八世孙,濮安懿王之后,曾祖士翕,官武略大夫;祖父不倦,官少师;父善坚,户部尚书,娶忠文公孙女,家世显赫。 

  赵汝鐩生于宋孝宗乾道八年(1172年),少而颖悟,尝从学吕成公,“归能颂所闻”。宁宗嘉泰二年(1202年)进士及第,官东阳主簿,转崇陵桥道顿递官,诸暨主簿,入辛弃疾幕府。

  后任湖南刑狱司属官,奉上司李公悦斋之命,率部平定洞庭盗贼,《宿康口渔家》题下“时提兵岳阳弹压盗贼”可证,未几功成。知临川,整顿县吏,大得民心。又监镇江府榷货务,改临安通判,诸军审计司军器监主簿。

  理宗绍定二年(1229年)改知郴州,两次击退敌贼侵扰,俘获甚众。四年(1231年),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,又改湖南宪漕,广南东路转运使,知安吉州,江东提刑,以刑部郎官召。

  理宗淳祐五年(1245年),出知温州,“以劳属疾”,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,年七十五岁,积阶中大夫,食邑三百户。八年(1248年)归葬袁州故里。

  妻罗氏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普州太守全材之女,先于赵汝鐩十九年而卒。有子女五人:子崇澭,官从事郎,新喻主簿;崇淧,官承奉郎;崇澢,官通仕郎;二女名姓不详。

  赵汝鐩生性耿介,敢于直言,在辛弃疾幕府中,即能对性情严峻的稼轩从容规劝,但总体尚属温和,常常举荐贤人能士。他为人低调,其别墅在城西五里,“亭馆朴素”,常闭居不出,“终身无一字半语于郡邑”、“仕于袁州者,或自到罢,不识公面”,刘克庄幼年与其结交,情谊深厚,但“白首始见其诗”,其作风可见一斑。

文学创作

  赵汝鐩诗,以汲古阁影宋抄《南宋群贤六十家集·野谷诗藁》六卷为底本。校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、清嘉庆三年读画斋刊《南宋群贤小集》本(简称群贤集本)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。

  他是江湖诗派中笔力比较雄放的诗人,古体学唐代张籍、王建,有不少反映当时民生疾苦和风土人情的作品,著名如七古《耕织叹》,写耕者不得食,织者不得衣的不合理现象,内容深刻而语言晓畅。五古《憩农家》写农家日常生活情形,内容细致而风格质朴。南宋吟咏这类民生和风俗题材的诗人较多,赵氏是写得较多较好的一位。其五言律诗最工,尤其是写旅途感受,最为亲切。

  与同时代其他诗人不同的是,他的七言绝句作品不多。其《古别离》诗中句:“嫁狗逐狗鸡逐鸡,耿耿不寐展转思。” 也转换为今日“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”。他常把口语化散文化的诗句用到五言律诗里,如“望见人家了,犹须转一坳”“村妇抱儿子,笼边教唤鸡”等,颇能别开生面,唯韵味稍逊。古诗如《泛洞庭》写舟行途中忽遇洪水暴涨,风浪迭起的景象:“巨浪声洪钟,合力撞舟尾,一撞心一摺,通夕不知几”,“危命脱针孔,再生自今始”也具有描摹逼真,简净明白的特点。

  在南宋中后期的诗坛上,赵汝鐩的诗歌成就固然无法媲美陆游、杨万里、范成大等大家,但却要胜于其他很多作家。综观其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,他都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,应当在文学史中拥有一席之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沈周

    沈周(1427~1509)明代杰出书画家。字启南,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居竹居主人等。汉族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於明宣德二年,卒於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三岁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

  • 张陵

    玄宗天宝间诗人。其诗曾收入李康成编《玉台后集》。事迹见《唐诗纪事》卷二六、《盛唐诗纪》卷一〇七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。

  • 曾慥

    曾慥(?—1155年)为南宋初道教学者。字端伯,号至游子,晋江(今福建泉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。曾官至尚书郎、直宝文阁。晚年隐居银峰,潜心修道,主张“学道以清净为宗,内观为本”,编成《道枢》四十二卷,选录大量修道养生术,包括义理、阴符、黄庭、太极、服气、大丹、炼精、胎息、金碧龙虎、铅汞五行等。曾慥死后被列为理学名臣,进祀乡贤祠。

  • 张砚

    (1178年-1249年),字无准,号佛鉴禅师。四川梓潼(今四川省梓潼县人)人,俗姓雍,为南宋临安府径山寺沙门,为禅宗六祖惠能大鉴禅师下第二十世孙,临济宗破庵祖先禅师(1136年-1211年)法嗣,禅门高僧。

  • 张四维

    (1526—1586)明山西蒲州人,字子维,号凤磬。嘉靖三十二年进士。授编修。隆庆初进右中允直经筵。倜傥有才智,习知边务,为高拱所器重,累擢为吏部右侍郎,参预决定俺答封贡事。万历初以张居正荐,为礼部尚书、东阁大学士,入赞机务。谨事居正,不敢相可否,日久以后,关系渐坏。居正卒,为首辅,乃力反前事,汲引为居正裁抑之官吏。寻以父丧归。卒谥文毅。有《条麓堂集》。

  • 张咏

    (946—1015)濮州鄄城人,字复之,号乖崖。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。历太常博士、枢密直学士等职。出知益州,参与镇压李顺起事,对蜀民实行怀柔政策,恩威并用。真宗立,入拜御史中丞。又出知杭州、永兴军、益州、升州,所至有政绩。累进礼部尚书,上疏极论丁谓、王钦若大兴土木,致国库空虚,请斩之以谢天下。旋遭排挤出知陈州。卒谥忠定。平生以刚方自任,为政尚严猛,好慷慨大言。与寇准最善,每面折其过,虽贵不改。有《乖崖集》。

  • 周冠

    周冠,字鼎卿,晚号拙叟,灵川人。咸丰庚申进士,改庶吉士,授检讨,历官汝宁知府。有《宝拙斋集》。

  • 韦青

    名或作清。唐京兆杜陵人。玄宗朝,官至左金吾将军。安史乱中,曾避地广陵。能歌。自为诗云:“三世掌纶诰,一身能唱歌。”顾况曾以诗赠。大历歌人张红红即得其真传。

  • 周于德

    周于德,字是辅,号笔山,保山人。康熙壬午举人,官德化知县。

  • 欧阳澥

    欧阳澥(公元820年-885年),字沙章,号潘湖。福建晋江人,欧阳詹孙。唐武宗会昌四年(844年)进士。有《咏燕上主司郑愚》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