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诗词古文>李纯甫生平

李纯甫生平介绍

(1185—约1231)金弘州襄阴人,字之纯。初工词赋,后治经义。章宗承安二年经义进士。两次上疏,策宋金战争胜负,后多如所料。荐入翰林。宣宗时,不受权相术虎高琪荐擢,以母老为辞,官至京兆府判官。学术文章为后进所宗。中年即无仕进意,旋即归隐,日与禅僧士子游,以文酒为事。虽沉醉,亦未尝废著书。有《中庸集解》、《鸣道集解》等。>>查看李纯甫的诗词古文

人物生平

  李纯甫的祖父李安之为西京(大同)进士第一名,父亲李采担任过益都(今山东济南)知府。李纯甫自幼聪敏,初习词赋,后攻经义,少年时曾作《矮柏赋》,以诸葛亮、王猛自期。金章宗承安二年(1197)中进士,作文好效法《庄子》、《列子》及《左传》、《战国策》,在金朝文坛很有影响,又喜兵法。金章宗南下伐宋,他两次上疏策对胜负,金章宗特别惊奇,将上疏文本送至军中,战果多如其所料。金朝宰相喜爱他的文章,举荐他到翰林院。蒙古兴起,他曾向金朝廷上疏论时事,未被理睬。金宣宗为避蒙古围困,迁都汴京(今河南开封),他随从南迁,二入翰林院,授任尚书左司都事。当时,丞相高琪专权,李纯甫知其必然不得善终,就以母亲年龄大为由,辞官而去。不久,高琪被诛,李纯甫三入翰林院,管科举之事。金哀宗正大八年(1231)逝于京兆府判官任上,时年47岁。

  纯甫与赵秉文、刘从益、雷渊、李献能、李献卿、刘祖谦等交游,或谈儒佛异同,或论文作诗。为文法庄周、列御寇、左氏、战国策,尚奇怪。嗜酒如命,未尝一日不饮,未尝一日不醉。眼花耳热之际,谈锋甚健,如倾江河,无有穷竭。啸歌袒裼,出礼法外,人称“中州豪杰”。喜佛学,与禅僧士子来往,力探奥义,取儒道两家书,牵引杂说,错综诸经,著为别解。

轶事典故

  纯甫爱论军事,有慨然激奋的济世心胸。由于仕途不达,中年益纵酒自放,得官不做,旋即归隐,常纵酒自放,惟以文酒为事,啸歌袒裼,不鞠礼法。有人以酒招其,不择贵贱,招之必至,至之必饮,饮之必醉,常数月终日饮酒沉醉于酒中。然而,虽沉醉亦未忘著书。文宗庄周,行动恣意放纵,谈笑怒骂,粲然皆成文理,有“中州豪杰”之称。

  甫天资喜士,后进有一善,极口推称,一时名士,皆由公显于世,又与之拍肩称汝尔,志年齿相似。教育抚摩,恩若亲戚,故大夫多归,时号为当世龙门,尝曾作《屏山居士传》自赞云:“躯干短小而芥视九州,形容寝陋而蚁虱公侯。语言蹇吃而连环可解,笔札讹凝而挽回万牛。宁为时所弃,不为名所囚。是何人也耶,吾所学者,净名庄周。”

  纯甫喜以俳谐怒骂入诗,《归潜志》卷九曰:“李屏山视赵闲闲为丈人行,盖屏山父与赵公同年进士也。然赵以其才,友之忘年。屏山每见赵致礼,或呼以老叔,然于文字间未尝假借;或因醉嫚骂,虽愠亦无如之何。其往刺宁边,尝以诗送,有云:‘百钱一匹绢,留作寒儒裩。’讥其多为人写字也。又云:‘一婢丑如鬼,老脚不作温。’讥其侍妾也。又《送王从之南归》有云:‘今日始服君,似君良独难。惜花不惜金,爱睡不爱官。’亦一时戏之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朱彭

    (1731—1803)浙江钱塘人,字亦篯,一字青湖。岁贡生。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不就。家素贫,著书不辍。熟悉杭州掌故,并以诗名于江浙间。有《南宋古迹考》、《吴山遗事诗》、《西湖遗事诗》、《抱山堂诗集》等。

  • 邹德基

    邹德基,字公履,号二樗,又号磨蝎居士。无锡人。迪光子,国子生。少负不羁之才,善诗文书画。工草书,尤工擘窠大字,字间有英绝气。

  • 郑蕴

    郑蕴,青州(今属山东)人(《宋诗拾遗》卷一六)。今录诗二首。

  • 庄元植

    庄元植,字叔侯,震泽人。诸生。有《澄观斋诗》。

  • 马祖常

    马祖常(1279~1338)元代色目人,回族著名诗人。字伯庸,光州(今河南潢川)人。延佑二年,会试第一,廷试第二,授应奉翰林文字,拜监察御史。元仁宗时,铁木迭儿为丞相,专权用事,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,因而累遭贬黜。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,历任翰林直学士、礼部尚书、参议中书省事、江南行台中丞、御史中丞、枢密副使等职。为文法先秦两汉,宏瞻而精核,富丽而新奇,内容多制诏、碑志等类作品,诗作圆密清丽,除应酬之作外,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。

  • 薛瑄

    薛瑄(1389年8月20日—1464年7月19日),字德温,号敬轩。河津(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)人。明代著名思想家、理学家、文学家,河东学派的创始人,世称“薛河东”。薛瑄继曹端之后,在北方开创了“河东之学”,门徒遍及山西、河南、关陇一带,蔚为大宗。其学传至明中期,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“关中之学”,其势“几与阳明中分其感”。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,称之为“明初理学之冠”,“开明代道学之基”。高攀龙认为,有明一代,学脉有二: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,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。。其著作集有《薛文清公全集》四十六卷。

  • 田为

    田为(生卒年不详),字不伐,籍里无考。善琵琶,通音律。政和末,充大晟府典乐。宣和元年(1119)罢典乐,为乐令。《全宋词》存词六首,有《芊呕集》田为才思与万俟咏抗行,词善写人意中事,杂以俗言俚语,曲尽要妙。尝出含三个词牌的联语“玉蝴蝶恋花心动”,天下无能对者。

  • 张旭

    张旭(约685年—约759年),字伯高,一字季明,汉族,唐朝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曾官常熟县尉,金吾长史。善草书,性好酒,世称张颠,也是“饮中八仙”之一。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、裴旻剑舞并称“三绝”,诗亦别具一格,以七绝见长。与李白、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。唐文宗曾下诏,以李白诗歌、裴旻剑舞、张旭草书为“三绝”。又工诗,与贺知章、张若虚、包融号称“吴中四士”。传世书迹有《肚痛帖》、《古诗四帖》等。

  • 仲讷

    仲讷(九九九~一○五四),字朴翁,广济军定陶(今山东定陶西北)人。仁宗景祐元年(一○三四)进士,授莫州防禦推官,改知大名府清平、邛州临溪县,通判解州。三迁为尚书屯田员外郎。皇祐五年(一○五三)十二月卒,年五十五。有《仲讷文集》二十卷(《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》卷一),已佚。事见《临川集》卷九四《尚书屯田员外郎仲君墓志铭》。今录诗二首。

  • 朱晋

    朱晋(《宋诗纪事》卷五八作缙),字景昭,闽县(今福建福州)人。宁宗嘉定七年(一二一四)进士。事见《淳熙三山志》卷三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