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诗词古文>卢谌生平

卢谌生平介绍

卢谌(284─351),字子谅,范阳涿(今属河北涿县)人,晋代文学家。曹魏司空卢毓曾孙。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,尚书卢志长子。晋朝历任司空主簿、从事中郎、幽州别驾。后赵、冉魏时官至侍中、中书监。卢谌最初担任太尉椽。311年,洛阳失陷,随父北依刘琨,途中被刘粲所掳。312年,辗转归于姨父刘琨,受到青睐。318年,刘琨为匹磾所拘。期间,卢谌与刘琨以诗相互赠答,写有《答刘琨诗二首》《赠刘琨诗二十首》。350年,冉闵诛石氏、灭后赵,卢谌在冉魏任中书监,后在襄国遇害。时年67岁。卢谌为人清敏、才思敏捷,喜读老庄,又善于写文章。他著有《祭法》《庄子注》及文集十卷,其中有些诗篇流传至今。>>查看卢谌的诗词古文

人物生平

  初入仕途

  卢谌清敏有才思,好老庄之学,文章写得很好。晋武帝选中他,准备让荥阳公主下嫁卢谌,拜为驸马都尉。还没来得及举办正式的婚礼,荥阳公主就死了。后来,州里举荐他为秀才,辟征为太尉掾。

  率义归琨

  永嘉五年(311),西晋京城洛阳被汉赵军攻陷。卢谌随父卢志逃离洛阳,前往北方投靠姨父并州刺史刘琨。他们走到阳邑时被汉赵刘粲抓获,将他及其家眷送往汉赵都城平阳。次年,刘粲趁刘琨外出收兵之际,攻占并州治所晋阳,刘粲以卢谌为参军留守晋阳。不久,刘琨在拓跋猗卢的军事协下夺回晋阳,刘粲败走,卢谌乘机出逃投奔移治阳曲的刘琨。卢谌一走,致使先前被扣留在平阳的卢谌父母、兄弟都惨遭到汉主刘聪的杀害。

  建兴三年(315),刘琨升任司空,以卢谌为主簿,后转从事中郎。由于刘琨是卢谌的姨父,刘琨对他非常喜爱,也重视培养他的才干。

  走依匹磾

  建兴四年(316),并州丢失,卢谌随刘琨前往蓟城,投靠鲜卑段部左贤王、幽州刺史段匹磾。匹磾与刘琨结拜(其实两人貌合而神离),又任用卢谌为幽州别驾。太兴元年(318),段匹磾以刘琨私通段末波为由,将其软禁在蓟城。刘琨自知已无生望,于是作《答卢谌》来诗激励卢谌,卢谌以《答刘琨诗》作答。然而卢谌并未体悟他的诗意,答诗只以普通之词酬和,于是刘琨又作《重赠卢谌》(此诗“托意非常,掳畅幽愤”)赠卢谌。五月,刘琨在蓟城被段匹磾杀害。

  寄命辽西

  刘琨被害,致使原依附段匹磾士人寒心,纷纷弃段匹磾而去。由于当时前往南方到建康的道理阻绝,卢谌便与他的姑表兄弟崔悦等晋人率领刘琨余众向西前往辽西令支,投奔段末波,在那里奉刘琨之子广武世子刘群为主帅。由于朝廷一直没有为刘琨吊祭,到了321年段末波正式与东晋通使,卢谌、崔悦等刘琨旧僚于是上表为刘琨申诉冤情,托请前往建康的使者捎带表文递呈给朝廷。朝廷看到表文之内容论事真切、情意慷慨,于是同意为刘琨举哀,并赠官、加谥号。东晋又多次通过使者征召卢谌、崔悦等返回建康,但段末波爱惜人才,便以种种借口留住卢谌不肯放人,使他无法南下建康。末波死,其弟段牙继立,后段辽杀段牙继立。

  流入后赵

  咸康四年(338),后赵与慕容皝联手攻灭段国,段辽出逃。刘群、卢谌、崔悦封上府库,遣使降于后赵。卢谌在辽西漂泊流离将近二十年。之后,入仕后赵,先后任中书侍郎、国子祭酒和侍中等职。

  永和五年(349),后赵皇帝石虎去世,诸子争位,国内大乱。同年石鉴即位,任命卢谌为中书监。

  在石赵,卢谌等人虽官位显贵,却常常觉得在伪朝终归有辱名声。卢谌每每对他的儿子们说:“吾身没之后,但称晋司空从事中郎尔。”

  襄国被杀

  永和六年(350),冉闵杀石鉴建立冉魏。卢谌在冉魏官拜中书监。十一月,冉闵帅十万骑兵攻襄国石祗,命其子太原王冉胤为大单于、骠骑大将军,将一千降胡配在他的麾下。韦謏劝谏冉闵诛杀降胡,以免生变。冉闵不听反而将其杀死。永和七年(351)二月,冉闵围襄国百余日而不能攻克,石祗则向燕王慕容儁、姚弋仲求救。

  同年三月,姚襄、石琨援军汇集来到襄国,冉闵偏信道士法饶进的话,发起进攻,结果被石祗联军打得大败,狼狈逃回邺城。而留邺守备的降胡栗特康等趁机拘捕冉胤、左仆射刘琦、司空石璞、尚书令徐机、车骑胡睦、侍中李琳、中书监卢谌、少府王郁、尚书刘钦、刘休等十余万将士,押到襄国后被全部杀掉(经此大难,中原士人悉数殆尽)。卢谌流离大半生,死时六十七岁。

家庭成员

  宗亲

  曾祖父:卢毓,曹魏司空。

  祖父:卢珽,曹魏泰山太守,西晋卫尉卿。

  父:卢志,西晋尚书。

  母:崔氏,崔林孙女,刘琨妻子崔氏的姐妹。
 
  弟弟:卢谧、卢诜

  儿子

  卢偃,入仕慕容氏,官至营丘太守。

  卢勖,卢谌被杀后,渡江南下归于东晋。

  孙子

  1.卢邈(卢偃之子),入仕慕容氏,官至范阳太守。 

  2.卢嘏(卢勖之子),因其子卢循起兵失败,被诛杀。
  曾孙

  1.卢玄(421-473)(卢邈之子),仕北魏,曾出使南朝宋。

  2.卢溥(卢玄从祖兄),其祖父姓名不详,后燕永康末年作乱。

  3.卢循(卢嘏之子),东晋末年与孙恩在吴会发起卢循孙恩之乱。

  姻亲

  姨丈:刘琨,晋司空、并州刺史。

  姨母(晋代当称从母):崔氏,刘琨之妻。

  表兄弟

  1.温峤(谌表兄弟,晋代当称姨兄弟),刘琨参军。] 

  2.崔悦(谌表兄弟,晋代当称舅子),刘琨司空府任从事中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袁崇焕

    (1584—1630)明广东东莞人,一说广西藤县人,字元素。万历四十七年进士。授邵武知县。天启初擢兵部职方司主事。超擢佥事,监关外军,筑宁远城,配置西洋大炮。天启六年,击退后金努尔哈赤进攻,升辽东巡抚。次年,击退皇太极进攻,时称“宁锦大捷”。以不为魏忠贤所喜,乞休归。崇祯元年召还,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,督师蓟辽。二年,后金兵入关,威胁北京,崇焕千里赴援。崇祯帝中反间计并听信谗言,以谋叛罪下崇焕狱,磔死。有《袁督师遗集》。

  • 邹云城

    邹云城(1700-1771),字拥书,号亦楼,,晚更号柰山。清无锡人。显吉孙。乾隆三年(1738)举人。知元城知县,修筑堤堰,城免水患。擢深州知州,革陋规,民大服。升河间知府,乞老归田,续碧山吟社十老之一。

  • 崔珏

    崔珏(音jue决),字梦之,唐朝人。尝寄家荆州,登大中进士第,由幕府拜秘书郎,为淇县令,有惠政,官至侍御。其诗语言如鸾羽凤尾,华美异常;笔意酣畅,仿佛行云流水,无丝毫牵强佶屈之弊;修辞手法丰富,以比喻为最多,用得似初写黄庭、恰到好处。诗作构思奇巧,想象丰富,文采飞扬。例如《有赠》一诗写美人的倾国之貌,“烟分顶上三层绿,剑截眸中一寸光”、“两脸夭桃从镜发,一眸春水照人寒”等句,其设喻之奇、对仗之工、用语之美,真令人叹为观止、为之绝倒,梦之真可谓是镂月裁云之天工也。诗一卷(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一),所录尽是佳作。

  • 曹叡

    曹叡(204年-239年1月22日),即魏明帝,字元仲,豫州沛国谯县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(226年至239年在位)。魏文帝曹丕长子,母为文昭甄皇后。曹叡能诗文,与曹操、曹丕并称魏氏“三祖”,原有集,已散佚,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、乐府诗十余首。

  • 姚式

    式字子敬,号筠庵,吴兴人。善书画,高克恭荐为校官。

  • 纳兰性德

    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

  • 朱昌颐

    浙江海盐人,字朵山。道光六年进士。官至吏部给事中,曾典试云南。归后主讲敷文书院。年七十二卒。有《鹤天鲸海诗文稿》。

  • 张绉英

    张洙,号平台,顺德人。

  • 周愿

    生卒年不详。汝南(今属河南)人。代宗大历八、九年(773、774)在湖州,预撰《韵海镜源》。德宗贞元三年(787)为岭南从事,十年为滑州从事。十三年至顺宗永贞元年(805)间,曾任江西盐铁留后。宪宗元和中历工部员外郎,约于十一年(816)任复州刺史,穆宗长庆元年(821)改衡州刺史。事迹散见愿《牧守竟陵因游西塔寺著三感说》、颜真卿《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并序》、《因话录》卷四、《唐语林》卷六。《全唐诗》存诗2句。

  • 傅毅

    东汉扶风茂陵人,字武仲。少博学,善属文。以明帝求贤不笃,士多隐处,作《七激》以为讽。章帝以为兰台令史,拜郎中,与班固、贾逵共典校书。后为大将军窦宪司马。早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