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沈千运
沈千运(713—756)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,家居汝北(今河南汝州)。天宝中,数应举不第,时年齿已迈,遨游襄、邓间,干谒名公。《元结箧中集序》、《书史会要》载:“工文,善八分”。工旧体诗,其诗反对华词艳语,气格高古,当时士流,皆敬慕之,号为“沈四山人”。孟云卿、王季友、于逖、张彪、赵微明、元季川等皆其同调。有诗传世。诗人元结曾编七人诗为《箧中集》,千运为之冠。其诗被称“独挺于流俗之中,强攘于已溺之后”。诗中挽歌别诗多奇语,得后人称许。号为“沈四山人”。
- 陆宣
字廷旬,号节庵,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)人。能诗善画,尤长于传神,山水不甚工整,而清淡萧散无麈俗气。作有《松江志》。
- 刘旦
(?—前80)西汉人。武帝第四子。元狩六年立为燕王。博学经书杂说,好星历数术,招致游士。及卫太子、齐怀王死,旦自以次第当立,上书求入宿卫。武帝未许,遂立少子为太子。昭帝立,年幼,霍光秉政。旦与上官桀等谋杀光,废帝自立,事败自杀。谥剌。
- 刘希夷
刘希夷(约651年-约680年),唐朝诗人。一名庭芝,字延之(一作庭芝),汉族,汝州(今河南省汝州市)人。高宗上元二年进士,善弹琵琶。其诗以歌行见长,多写闺情,辞意柔婉华丽,且多感伤情调。《旧唐书》本传谓“善为从军闺情之诗,词调哀苦,为时所重。志行不修,为奸人所杀”。《大唐新语》卷8谓“后孙翌撰《正声集》,以希夷为集中之最”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卷,《全唐诗外编》、《全唐诗续拾》补诗7首。
- 贺知章
贺知章(659—744),字季真,号四明狂客,汉族,唐越州(今绍兴)永兴(今浙江萧山)人,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,除祭神乐章、应制诗外,其写景、抒怀之作风格独特,清新潇洒,著名的《咏柳》、《回乡偶书》两首脍炙人口,千古传诵,今尚存录入《全唐诗》共19首。
- 董以宁
董以宁(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),字文友,武进(今江苏省武进市)人,清代初期诗人。性豪迈慷慨,喜交游,重然诺。明末为诸生。少明敏,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,尤工填词,声誉蔚然。与邹只谟齐名,时称“邹董”。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。著有《正谊堂集》和《蓉度词》。其中《蓉度词》中大量的“艳体词”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。
- 朱熙载
朱熙载(一一二五~?),字舜咨,一字尧臣,处州缙云(今属浙江)人。高宗绍兴十八年(一一四八)进士,时年二十四(《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》)。调衢州推官。二十九年,为武学博士。三十年,由太常博士罢职。事见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一八一、一八五,明成化《处州府志》卷七。
- 庞铸
辽东人,字才卿,号默翁。章宗明昌五年进士。仕有声。南渡后,累迁户部侍郎。博学能文,工诗,造语奇健,又善画山水禽鸟,为一时名士。后坐事出为东平副职,改京兆路转运使卒。
- 赵纲
赵纲,字希大,号省吾。无锡人,世家南市,相传宋宗室未可知,父默訾中乡举,希大幼聪颖,累试不第,二十九岁病疾而亡。
- 朱肇璜
字待宾,福建建宁人。岁贡生。著有《槎亭诗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