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诗词古文>邓玉宾生平

邓玉宾生平介绍

邓玉宾,[元](约公元一二九四年前后在世)名、里、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,约元世祖至元末前后在世,工散曲。《全元散曲》收他小令四首。官同知,散见太平乐府及北宫词记中。元代诸多文人词家始于仕而终于道,信道慕仙,是为时尚,邓玉宾亦然。自谓"不如将万古烟霞赴一簪,俯仰无惭"。(邓玉宾〔南昌·一枝花套〕)明·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评其词"如幽谷芳兰"。其曲格调清丽雅致,耐人咀嚼。>>查看邓玉宾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邓玉宾本名不详,《道藏》说他叫“邓锜”,《道德真经三解》署名为“玉宾子邓锜述”。新近出版的《中华道教大辞典》在《道德真经三解》条目下注为“元人邓锜撰”;同书《中国道教年表》中,1297年(元大德二年),列“玉宾子邓锜述《道德真经三解》”。

  邓玉宾在元代至元年间做过“同知”,宁希元先生据元人张伯淳《蒙养先生文集》考知邓玉宾做的是峄山同知。所以,《录鬼簿》“前辈名公乐章传于世者”就列有“邓玉宾同知”。实际上,“玉宾子”只是他弃官修道后的“道号”。邓玉宾在青壮年时代,应该是个饱学诗书并有雄心大志的人。所以在元世祖时期,尽管已经废科举取士多年,他还是走上了从政之路,以期实现自己的济世抚民的抱负,并且做到了州“同知”这样一个中级官职。因为资料的阙如,我们无从知道邓玉宾弃官修道的确切原因。但从他现存的散曲看,他说“丫髻环条,急流中弃官修道”;又说“俺只待学圣人问礼于老聃,遇钟离度脱淮南”,可见他晚年弃官入道,是一个虔诚的全真教徒。而他的散曲基本上都是弃官之后反映了元代文人的心态。

  邓玉宾的散曲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,大都是道家警世之语,但词格却很高。所以,明初人朱权在《太和正音谱》中评其曲如“幽谷芳兰”,也是赞叹他的散曲意境的超脱与辞句的飘逸。

  邓玉宾的散曲散见于元散曲的选本,今据隋树森先生《全元散曲》所辑,共存小令[正宫·叨叨令]《道情》四首、[双调·雁儿落过得胜令]三首,套曲[正宫·端正好]一支、[仙吕·村里迓古]《仕女圆社气球双关》一支、[南吕·一枝花]一支、[中吕·粉蝶儿]一支。除[仙吕·村里迓古]《仕女圆社气球双关》套曲是描绘仕女们踢气球的欢闹激烈场面,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风俗画面外,其余十首曲子则或写浮生若梦,世事如云,劝诫人看破红尘,杜绝“酒色财气”;或将官场的险恶与修道的愉悦作对照,警悟世人荡涤俗情;或描写修道人生活环境的宁静幽美与心境的怡然自得,启迪人一心向道。

  邓玉宾的散曲作品则是体现着赞神仙,咏修道;也就是讲人生之苦:人生如梦,富贵无常,居官得祸;现神仙之乐:心无俗念,自在逍遥,清静长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田为

    田为(生卒年不详),字不伐,籍里无考。善琵琶,通音律。政和末,充大晟府典乐。宣和元年(1119)罢典乐,为乐令。《全宋词》存词六首,有《芊呕集》田为才思与万俟咏抗行,词善写人意中事,杂以俗言俚语,曲尽要妙。尝出含三个词牌的联语“玉蝴蝶恋花心动”,天下无能对者。

  • 郑性

    (1665—1743)浙江慈溪人,字义门,号南溪,自署五岳游人。郑梁子。师承黄宗羲,筑二老阁,祀其祖及宗羲。又因故城贾氏颠倒《明儒学案》次第,为正其误而重刊之。又刊行《南雷文约》。所作诗能就目前景色冲口而出,无虚伪做作之弊。有《南溪偶存》。

  • 姚纶

    姚纶,字允言,本姓卞,浙江嘉善人。为诗清丽有思致,书法得晋人体,隐居教授。有梦草集。《嘉善县志、嘉禾徵献诗》

  • 尹明翼

    尹明翼,字美邻。东莞人。明熹宗天启五年(一六二五)进士,官河南知府。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二八四有传。

  • 高适

    高适(704—765年),字达夫,一字仲武,渤海蓨(今河北景县)人,后迁居宋州宋城(今河南商丘睢阳)。安东都护高侃之孙,唐代大臣、诗人。曾任刑部侍郎、散骑常侍,封渤海县侯,世称高常侍。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,卒赠礼部尚书,谥号忠。作为著名边塞诗人,高适与岑参并称“高岑”,与岑参、王昌龄、王之涣合称“边塞四诗人”。其诗笔力雄健,气势奔放,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。有文集二十卷。

  • 严向

    (680—764)同州朝邑人。严善思子。肃宗乾元中为凤翔尹。二年,贬岭南尉。代宗宝应中,为太常员外郎。

  • 陈人杰

    陈人杰(1218-1243),一作陈经国,字刚父,号龟峰,长乐(今福建福州)南宋词人,同时也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,享年仅26岁。他现存词作31首,全用《沁园春》调,这是两宋词史上罕见的用调方式。

  • 刘胜

    刘胜(前165年-前113年),汉景帝刘启之子,汉武帝刘彻异母兄,母为贾夫人,西汉中山靖王。前元三年(前154年),受封中山王。后元三年(前141年),汉景帝去世,汉武帝即位。汉武帝即位之初,刘胜便把官吏侵夺欺凌诸侯王之事,全部奏报汉武帝,汉武帝就增加诸侯的礼遇,废止官吏检举诸侯王之事,对诸侯王施行优侍亲属的恩惠。据《史记》刘胜为人喜好酒色,有儿子、亲属一百二十余人(《汉书》记载为有儿子一百二十余人)并认为诸侯王应当日听音乐,玩赏歌舞美女。元鼎四年(前113年),刘胜去世,终年五十三岁,葬于保定市满城区陵山之上,谥号靖,史称中山靖王。

  • 李荫

    李荫,字于美,号岞客,内乡顺阳(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)人,李蓘之弟,李宗木之子。嘉靖四十三年(1564年)举人,授临海教谕,曾任宛平知县(仙令长安),后迁户部主事。有太监的母亲杀人,被李荫处以重刑,司礼监太监冯保召见他,竟不理睬。

  • 郑瓒

    郑瓒,字黄中。与兄锷自福州徙鄞。孝宗淳熙五年(一一七八)进士(清康熙《鄞县志》卷一○、一一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