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诗词古文>余镗生平

余镗生平介绍

余镗,新会人。明神宗万历十年(一五八二)举人,二十三年(一五九五)就清河教谕,迁融县知县,以入觐卒京邸。事见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七五。>>查看余镗的诗词古文

猜你喜欢

  • 皇甫谧

    皇甫谧(mì)(215年—282年),幼名静,字士安,自号玄晏先生。安定郡朝那县(今甘肃省灵台县)人,后徙居新安(今河南新安县)[1-2] 。三国西晋时期学者、医学家、史学家,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。他一生以著述为业,后得风痹疾,犹手不释卷。晋武帝时累征不就,自表借书,武帝赐书一车。其著作《针灸甲乙经》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。其实,除此之外,他还编撰了《历代帝王世纪》、《高士传》、《逸士传》、《列女传》、《元晏先生集》等书。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。在针灸学史上,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,并被誉为“针灸鼻祖”。挚虞、张轨等都为其门生。

  • 张景祁

    张景祁(1827-?)清末文学家。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。原名左钺,字蘩甫,号韵梅(一作蕴梅),又号新蘅主人。同治十三年(公元一八七四年)进士。曾任福安、连江等地知县。晚年渡海去台湾,宦游淡水、基隆等地。工诗词。历经世变,多感伤之音,作品贴近时代,有许多叙事咏史之作。有《新蘅词》、《蘩圃集》、《研雅堂诗、文、骈体文》等。

  • 曾迈

    曾迈(一五七六—一六〇三),原名思道,字志甫。揭阳人。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(一五九七)举人。有《仙游稿》。事见清乾隆《揭阳县志》卷五、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七五。

  • 岑参

    岑参(718年?-769年?),荆州江陵(今湖北江陵县)人或南阳棘阳(今河南南阳市)人,唐代诗人,与高适并称“高岑”。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  • 邹鎏

    邹鎏,字石可。海阳(今潮州)人。明思宗崇祯四年(一六三一)进士。授户部主事,榷河西务兼管漕运,夙弊釐清。转本部员外郎,升四川司郎中。出知襄阳府,时张献忠据谷城,襄阳几陷,鎏练兵筹饷,出奇制胜,越四月而城得全。以荐署郧襄监军副使,官至太仆寺卿,以母老乞归。清乾隆修《潮州府志》卷一八有传。

  • 万回

    唐僧。虢州阌乡人,俗姓张。据说其兄久戍辽阳,母忧甚,万回朝往视之,暮持兄书归,因号万回。高宗时得度,武则天时诏入内道场,号法云公。安乐公主将谋逆,回遇之唾曰:“腥不可近!”不久安乐果诛。玄宗在藩,曾私谒万回,回预言玄宗将为五十年太平天子。卒,赐号国公,图形集贤院。

  • 贝琼

    贝琼(1314~1379)初名阙,字廷臣,一字廷琚、仲琚,又字廷珍,别号清江。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,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,年八十余岁。贝琼从杨维桢学诗,取其长而去其短;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、元丰诸家。文章冲融和雅,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,足以领袖一时。著有《中星考》、《清江贝先生集》、《清江稿》、《云间集》等。

  • 邓志谟

    邓志谟是明代重要的通俗小说家和民间文学家,字景南,号竹溪散人(一作竹溪散人),亦号百拙生,饶州府安仁(今江西省余江县邓埠镇竹溪邓家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。

  • 姚道衍

    (1335—1418)苏州府长洲人,幼名天禧。年十四度为僧,名道衍,字斯道。通阴阳术数。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,住持庆寿寺,而常居府中,时时屏人语。建文时劝王举兵。为王策划战守机宜。辅世子居守,守御甚固。成祖即位,论功第一,拜太子少师,复其姓,赐名广孝,而不肯蓄发,常居僧寺。监修《太祖实录》,与修《永乐大典》。工诗。谥恭靖。有《逃虚子集》(亦名《姚少师集》)。

  • 邹山

    邹山,字宏景,号禹封,天门人。顺治辛卯举人,官玉山知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