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诗词古文>薛逢生平

薛逢生平介绍

薛逢,字陶臣,蒲洲河东(今山西永济县)人,会昌元年(公元八四一)进士。历侍御史、尚书郎。因恃才傲物,议论激切,屡忤权贵,故仕途颇不得意。《全唐诗》收录其诗一卷。《旧唐书》卷一九零,《新唐书》卷二零三皆有传。>>查看薛逢的诗词古文

轶事

  性傲才高阻力多

  ——薛逢一再讥讽“差同学”当宰相

  作为文人,有作品能丝毫不因“人情关系”入选后世著名的《唐诗三百首》,那当然是很有“面子”的事情了。晚唐诗人薛逢就拥有这种荣耀,①但他在世时却因所谓的“褊傲”性格而在仕途上显得阻力多多;这可真是令人感慨不已。

  蒲州人薛逢,字陶臣。他不仅天资聪明,学力深湛,而且性情也很耿直。只是在写作时,他却不大喜欢冥思苦想;就是作品写成后,他也依然能做到豪放自如,不再对句子进行细心检束。至于在谋略学方面,他却认为自己尤其有着独到的心得体会。

  武宗会昌元年(841年),薛逢以第三名的好成绩考取进士,很快便担任了万年县尉;没过多久,他又担任河中幕府里的文书职务。时值崔铉被任为宰相,而崔对薛很器重,遂让薛担任弘文馆里的学士;此后薛又担任侍御史、尚书郎等职务。在这个时期,他真可谓一路春风得意。

  然而,意想不到的麻烦事就来了。生性高傲的薛逢由于自身才力不凡,加以少年得志,他往往在无意中得罪了人还不自知呢。当年跟他一样还没有发达的同学刘瑑,由于所写文章都在薛逢之下,所以经常不被薛放在眼里。然而,眼看着刘瑑后来居然当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了,但生性高傲的薛也仍没向刘乞求拉自己一把。而此时,有人向刘推荐说,薛逢的才能足以担任知制诰这一职务而无忝。刘心里也知道这职务当然很适合薛,而且这还能使之做到人尽其才,才尽其用。但有着小人性格的刘瑑想起自己当年被薛逢所轻视的一幕幕时,遂借口说:“要知道,先朝的知制诰一职,都是由担任过州县等地方官之后的人才能出任的;而薛逢并不具备这一资格。”这样一来,薛逢就做不成知制诰这职务了。

  其实,薛逢受到阻力的情况并不只是这一次。他开始跟杨收、王铎同年考取进士,而且薛的成绩最好。后来,杨收也成了辅政的宰相,而薛则仍还是原来的职位;他心中多少有些不平了,便写诗嘲弄他们。其中有句说:

  谁知金印朝天客,同是沙堤避路人。

  杨一见此诗,果然非常恼怒,先后调他到蓬州、绵州两地担任刺史了事。再就是王铎后来也担任了宰相,薛在赋诗时又有着这样的句子:

  昨日鸿毛万钧重,今朝山岳一毫轻。

  同样地,这带有讽刺意味的诗句也惹恼了王,使得薛被调到秘书监当他的闲差去。

  一生中就这样尽是遭到冷遇的薛逢,晚年时也丝毫未能如意。一次,经济条件也不见佳的他正骑着一头老而跛的毛驴上朝,当时却正好遇见了新进士;他们意气风发地驾着高头大马,而那车夫则一路吆喝着过来。靠近薛的坐骑时,车夫居然大喝道:“请赶快回避新郎君!”薛逢一听,当即便不由冷笑起来,他也派一个人对他们说:“请不要再耍这样的贫嘴好了!想老夫在少年时,也曾经是一个东涂西抹过来的人啊!”

  这时候,凛冽的大风竟把大路上的草木连根都拔起来了。而孤独地站立在寒风中的薛逢,终究赶不上那些新进士们耀武扬威的车尘马足,痴痴地静立在那儿,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。

  按:① 薛逢七律诗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者,其题为《宫词》;兹不赘。

  编者按:此文原出阿袁(即陈忠远)《唐诗故事 性傲才高阻力多——薛逢一再讥讽“差同学”当宰相》。

生平

  薛逢(?~?),字陶臣,河东蒲州(今山西永济)人。唐武宗会昌元年(841)辛酉科崔岘榜进士第三人。

  薛逢进士及第后,初任秘书省校书郎。崔铉罢相据河东,招其为从事。崔铉恢复相位辅政,奏授薛逢万年尉,直弘文馆,累迁传御史、尚书郎,迁秘书监等。

  崔逢年轻时文词俊拔,议论激切,抱负远大,可惜没有腾达的机会。应进士举时,与彭城人刘蠪关系很好,刘蠪的词艺才华不如薛逢,薛逢经常嘲笑他。到大中末年,刘蠪官运亨通,手握权柄,薛逢倒每每不如意。这时有人推荐薛逢知制诰(任替皇帝写诏书一职)。刘蠪奸狡地说:“按祖上的老规矩,担任这一类官职要先有州县一级任职的经历,薛逢没有担任过州一级官职,所以不能知制诰。”薛逢只能去任巴州刺史。既而沈询、杨收、王铎由学士相继为将相,他们都是薛逢同年进士,而薛逢文才要优于他们,可仕途失意。杨收作相后,薛逢有诗云:“须知金印朝天客,同是沙堤避路人。威凤偶时皆端圣,潜龙无水(谩)通神。”杨收听说了,心中甚为嫉恨。薛逢又被迫离京,担任蓬州刺史一职。杨收罢免相位后,薛逢才入朝担任太常少卿。给事中王铎为相时,薛逢又有诗云:“昨日鸿毛万钧重,今朝山岳一尘轻。”王铎又怨恨他。薛逢依仗自己才华出众,言辞偏颇,常言人所不愿言之往事,招人反感,故而朝中人将其视为另类。

  又有史书记载,薛逢曾以抱病之躯赴朝,正值进士科放榜,进士们依次而行,满朝人等都投以羡慕的眼光。前面引路的官员见薛逢衣衫破旧,便斥责说:“躲开!躲开!”薛逢感慨不已,便对其中一个人斥责说:“你开道的时候不要以衣着打扮取人,老太婆在十几岁的时候,也曾经擦脂抹粉(意思是说,我年轻的时候,也中过进士!)。”这个人才露出尴尬的笑脸。? 元代诗人辛文房评价他说:“薛逢天资本高,学力亦赡,故不甚苦思,而自有豪逸之态。第长短皆率然而成,未免失浅露俗。盖亦当时所尚,非离群绝俗之诣也。夫道家三宝,其一不敢为天下先,前人者谁肯后之?加人者孰能受之?观逢恃才怠傲,耻在宣卑,而喋喋唇齿,亦犹恶醉而强酒也。累摈远方,寸进尺退,至龙钟而自愤不已,盖祸福无不自己者焉。”

  薛逢由怀才不遇到愤世嫉俗,把自己人为地放到了别人的对立面,用诗歌形式表达了对腐败世事的不满。也是他孤芳自赏、不愿随波逐流而又无可奈何的必然结果。

  薛逢之子薛廷皀。曾于唐僖宗中和年间(881~885)登进士第。

  著有诗集十卷,赋集十四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司空图

    司空图(837~908)晚唐诗人、诗论家。字表圣,自号知非子,又号耐辱居士。祖籍临淮(今安徽泗县东南),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(今山西永济)。唐懿宗咸通十年(869年)应试,擢进士上第,天复四年(904年),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,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,被放还。后梁开平二年(908年),唐哀帝被弑,他绝食而死,终年七十二岁。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,《二十四诗品》为不朽之作。《全唐诗》收诗三卷。

  • 邹忠倚

    邹忠倚(1623年-1654年),明末清初人物,清朝状元,字于度,号海岳,江苏无锡人。清顺治九年(1652年)汉榜壮元,授翰林院修撰。顺治十一年(1654年)去世。年仅三十二岁。著有《雪蕉集》和《箕园集》。

  • 赵孟頫

    赵孟頫(1254—1322),字子昂,号松雪,松雪道人,又号水精宫道人、鸥波,中年曾作孟俯,汉族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元代著名画家,楷书四大家(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赵孟頫)之一。赵孟頫博学多才,能诗善文,懂经济,工书法,精绘艺,擅金石,通律吕,解鉴赏。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,开创元代新画风,被称为“元人冠冕”。他也善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书,尤以楷、行书著称于世。

  • 孟宾于

    孟宾于,字国仪,号玉峰叟(《江南野录》卷八),连州(今属广东)人。后晋天福九年(九四四)进士(王禹称《孟水部诗集序》)。曾受孟氏辟,为零陵从事。南唐时,授丰城簿,迁淦阳令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中,归老连上(《诗话总龟》前集卷五引《雅言系述》)。年八十三卒。有《金鳖集》,已佚。《南唐书》卷二三有传。

  • 罗洪先

    罗洪先(1504-1564),字达夫,号念庵,汉族,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(今吉水县谷村)人,明代学者,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。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,“考图观史“,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、远近错误,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,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、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,以计里画方之法,创立地图符号图例,绘成《广舆图》。创编成地图集形式,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,还加以发展,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。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。

  • 萧绎

    (508—554)即元帝。字世诚,小字七符。南兰陵(今江苏常州)人。南朝梁武帝第七子。武帝天监十三年,封湘东王。命王僧辩平侯景,即位于江陵。时州郡大半入西魏,人户著籍,不盈三万。承圣三年,西魏军来攻,帝尚于龙光殿讲《老子》,百官戎服以听。魏军至,帝犹赋诗不废。及城陷,为魏人所杀。在位三年,庙号世祖。帝幼盲一目,好读书,工书善画,藏书十四万卷,城破时自行焚毁。所作诗赋轻艳绮靡,与兄纲相仿。著作颇多,原有集,已散佚,今存《金楼子》及《梁元帝集》辑本。

  • 邹衍中

    邹衍中,字希虞,号云岩居士。英德人。明思宗崇祯十七年(一六四四)贡生。清道光《英德县志》卷一一有传。

  • 邓玉宾子

    邓玉宾子,同知邓玉宾的儿子,名字、籍贯、生平、事迹均不可考。其散曲仅存小令〔雁儿落过得胜令〕三首。作品表现了他对社会黑暗以及为官的危险的深刻认识。

  • 周天藻

    字掞之,江南吴江人。

  • 詹玉

    詹玉(生卒年不详)字可大,号天游,古郢(今湖北)人。至元间历除翰林应奉、集贤学士,为桑哥党羽。桑歌败,为崔劾罢(见《元史。崔传》)。著有《天游词》一卷。主要作品有《齐天乐·送童瓮天兵后归杭》《汉宫春》《桂枝香》《多丽》《三姝媚》《渡江云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