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翟中立
翟中立,字孔卓。东莞人。明世宗嘉靖十二年(一五三三)贡生。官光泽教谕。事见民国《东莞县志》卷四五。
- 郝大通
郝大通(公元1149--1212)名璘,字太古,号恬然子,又号广宁子,自称太古道人,法名大通。宁海(今山东牟平)人。自幼通读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列子》,犹喜《易经》,洞晓阴阳、律历、卜筮之术。不慕荣仕,禀性颖异,厌纷华而慕淡雅,渐隐以卜筮自晦。金大定七年(公元1167年)(一说大定八年,公元1168)皈依全真教,大定十五年于沃州行乞时突有所悟,于桥下苦修六年,人称“不语先生”。九转功成后,往北传教。
- 丘云霄
丘云霄明(1368~1644)崇安(今福建崇安县)人,字凌汉,号止山。博极群书,精词赋,工草隶,以明经授粤西柳城(今广西柳城县)知县。逾岁遂解官归,结茅于止庵侧,因自别曰止山。叶艇芒鞋,诸胜鲜不剔历。有《止山文集》、《南行》、《东游》、《北观》、《山中》等集。着邑乘。《武夷山志》。
- 刘友
(?—前181)西汉沛人。高祖诸姬生子。高祖十一年立为淮阳王。惠帝元年,徙王赵,以诸吕女为后。王不爱后,遂为吕后幽闭死。谥幽。
- 杨旻
杨旻,弘农华阴(今陕西华阴东南)人,隋朝大臣杨尚希之子。嗣其父高部县公的爵位,后改封丹水县公,官至安定郡丞。
- 宗禅师
宗禅师,住庐州开先寺,乃青原下十三世,开先珣禅师法嗣。事见《五灯会元》卷一六。
- 周兴嗣
周兴嗣(469-537),字思纂,祖籍陈郡项人。世居江南姑孰。南朝大臣,史学家。博学,善于属文。梁武帝继位,拜安成王国侍郎。帝每令兴嗣为文,如《铜表铭》《栅塘碣》《檄魏文》《次韵王义之书》。每奏辄称善,官终给事中。参撰皇帝实录、皇德记、起居注、职仪等百余卷,著有文集十卷,《千字文》传诵千古。梁武帝大同三年七月十五日,卒。《梁书》及《两唐书志》传于世。
- 崔曙
崔曙(?—739年),一作署,宋州宋城县(今河南商丘)人,唐朝状元、诗人。崔曙自幼失去双亲,可谓备尝人世艰难困苦。开元二十六年(738年),崔曙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第一名,又在殿试中作《奉试明堂火珠》诗。唐玄宗看后大为赞赏,取为状元,官授河内县县尉。可惜,第二年,崔曙就病故了。崔曙死后只留下一女,名叫“星星”,世人皆以为“曙后一星孤”是谶语。
- 袁枚
袁枚(1716-1797)清代诗人、散文家。字子才,号简斋,晚年自号仓山居士、随园主人、随园老人。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乾隆四年进士,历任溧水、江宁等县知县,有政绩,四十岁即告归。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,吟咏其中。广收诗弟子,女弟子尤众。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,与赵翼、蒋士铨合称“乾隆三大家”。
- 王俭
(452—489)南朝齐琅邪临沂人,字仲宝。王僧绰子。生而父遇害,袭爵豫宁侯。宋明帝时,选尚阳羡公主,拜驸马都尉,历官秘书丞。后从萧道成(齐高帝),迁右仆射,领吏部。入齐,封南昌县公。礼仪诏策,皆出俭手。齐武帝永明年间,领丹阳尹、国子祭酒。于宅中开学士馆,以四部书充其家藏。官至中书监。俭精研《三礼》,有《元徽四部书目》、《古今丧服集记》,并依《七略》作《七志》。卒谥文宪。明人辑有《王文宪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