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三之气

猜你喜欢

  • 咸哮

    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哮拔。详该条。

  • 殷元

    【介绍】:隋代医生。长于针灸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有《殷元针经》1卷,已佚。

  • 悲则气消

    气消,指肺气消耗。肺主气,悲伤过度,使肺气运行不畅,久而气郁化热,热蒸则肺气消耗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悲则气消,……悲则心系急,肺布叶举,而上焦不通,荣卫不散,热气在中,故气消矣。”

  • 阴人

    出《灵枢·通天》。指五态之人中偏于阴盛者。太阴之人及少阴之人均属于此。参见五态条。

  • 沥青疮

    病名。指接触沥青而引起的接触性皮炎。见《中医外科学讲义》(上海中医学院编)。因体质特异,沥青热毒入侵,蕴郁肌肤所致。以颜面、颈、手指及前臂等暴露部位多见。初起为光泽红斑,干燥灼痛或瘙痒;继则肿胀,皮肤

  • 心中惛(dàn 淡)惛大动

    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憺,通惮,震动之意。指心剧跳不安之状,属心悸之重症。详怔忡条。

  • 尸疝

    病名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七:“暴心腹厥逆不得气息,痛达背膂名曰尸疝。”即突发性剧烈心腹疼痛,向背部放散,或伴有厥冷气闭的病证。治同热疝,见该条。

  • 孙一奎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文垣,号东宿,又号生生子。休宁县(今安徽休宁)人。生活于嘉靖、万历年间(1522~1619年),曾学医于汪机的弟子黄古潭,后又到江、浙等地求师。经长期钻研,择善而从,在医理上如对

  • 表寒

    表证类型之一。因感受风寒之邪,出现以恶寒发热、无汗、体痛,舌苔薄白而润,脉浮紧为特征的证候。

  •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

    壮族医疗法专著。黄瑾明等根据龙玉乾祖传经验整理而成。本传着重介绍壮医药线点灸法的特点、腧穴的体表定位法、取穴原则、施术要点以及在内、外、妇产、儿、皮肤、五官等科的临床应用。1986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