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方论著作。清徐大椿编释。刊于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。徐氏将《伤寒论》113方予以分类(纯以方分类,不按六经分类),证随方定,便于按证索方。该书对主方及其方类在阐析方面重视理论联系临床实践,使读
温热病后期虚风内动的治法。类同滋阴熄风。《温病条辨》中的大定风珠、小定风珠是本法的代表方。
食疗烹饪著作。清·薛宝辰撰于1926年。4卷。本书共记载了清朝末年比较流行的一百七十余品素食的制作方法,较《本心斋疏食谱》、《山家清供》等古代素食论著。内容丰富而多样,制法考究而易行,特别是所编菜点俱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补骨脂,详该条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齐与剂同,限剂、分剂的意义。本篇强调要根据病的部位而确定针刺的浅与深,必须有限度和分部,不然就是违反刺法,故名。
指第五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五椎下间主肝热。”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山藿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。即阴挺。详该条。
扩展、流溢或蔓延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身热骨痛,而为浸淫。”
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·凡例》。即脱臼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