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标本的同义词。②指病情发展经过之始终。《灵枢·禁服》:“必审按其本末,察其寒热,以验其脏腑之病。”
脏腑相合的一种理论。五脏主藏精,六腑主饮食的消化、吸收和传送。五脏的藏精有赖于六腑的消化、吸收、输送水谷精微,故称腑输精于脏。《灵枢·五味》:“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。”《素问·五脏别论》:“五味入口,藏
同肢。见四肢条。
见《喉科指掌》。该书把几种严重的喉科病所出现的不良征象加以汇总,称为“十六绝症。”一直为喉科界所重视,或为家传派奉为秘诀。十六绝症包括:①舌卷囊缩;②油汗如珠;③哑喉呛食;④吐血喉癣;⑤声如锯错;⑥鼻
书名。3卷。清·何元长、何书田、何鸿舫撰,陆锦燧等选。刊于1918年。陆氏选录清代江苏青浦何姓三世医案。其中以何书田医案叙述病源、病状较为详尽,治法切于实用。
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方。坎炁一条,龙齿、白芍药、白薇各三钱,珍珠母、牡蛎各六钱,生地黄、磁朱丸(包煎)各四钱。先用熟地黄八钱,切丝,开水泡取清汁,代水煎药服。治右脉浮大而虚,左脉细数而濡,心悸舌绛,气喘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阴阳双方互相依存,只有阳气生化正常,阴气才能不断滋长,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生发。
治疗疾病的法则。《素问·移精变气论》:“无失色脉,用之不惑,治之大则。”治则建立在整体观念和辨证的基础上,以四诊收集的客观资料为依据,对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,综合与判断,从而针对不同的病情而制订出各种不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即芦根,详该条。
参见肘后备急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