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萆薢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即恶疮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丁茄之别名,详该条。
由金创等外伤而致的痉病,即破伤风,出《诸病源候论》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阴都。见该条。
即盘肠生。详该条。
眼的部位。见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三。即眼弦。详该条。
解剖学同名骨。每足五根,与趾骨构成跖趾关节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》。位于手背中央,与掌心劳宫穴相对处。主治落枕,五谷不消,腹痛泄泻,掌指麻痹,五指不能屈伸,小儿脐风,手背红肿发痛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条灸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一。指外感热病中出现的小便失禁。因邪传心包,神识昏迷,故小便自遗,尿色黄赤,脉数。治宜清心泻火为主,用导赤各半汤;里实而腹满便秘者,可用三化汤;外有表邪者,可用羌活防风汤;挟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