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睡前服
病在胸膈、胁肋、肺者,宜于临睡前服药(见清·景日昣《嵩崖尊生书》)。
病在胸膈、胁肋、肺者,宜于临睡前服药(见清·景日昣《嵩崖尊生书》)。
见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兔儿伞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人痘接种法之一。取痘痂20~30粒,研为细末,和净水或人乳三、五滴,调匀,用新棉摊薄片,裹所调痘苗在内,捏成枣核样,以线拴之,塞入鼻孔内,12小时后取出。通常至七日发热见痘,为种痘成功。此法为我国古代
眼科病证。指白睛赤丝血脉侵入黑睛,影响视力的证候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凡赤脉翳初从上而下者,属太阳。以太阳主表,其病必连眉棱骨痛,或脑顶痛,或半边头肿痛是也。治宜温之散之。赤脉翳从下而上者,或从内眦出外者
病证名。即感受风寒病邪而引起的发斑证。出清·马之骐《疹科纂要》。又名红眼伤寒。临床以皮肤发斑有色点而无颗粒为特征。有阳毒和阴毒之不同,详阴毒、阳毒条。
见《重订敖氏伤寒金镜录》。全舌苔呈黑色,为寒极或热极之候。寒极者,黑而底纹嫩,润滑如水浸,急投辛温救补之剂。热极者,黑而底纹粗糙,干涩,刮之不净,急投苦寒清热之剂。
古病名。指十二经脏气衰竭败绝的疾患。《难经·二十四难》:“手足三阴三阳气已绝,何以为候,可知其吉凶不?……三阴气俱绝者,则目眩转目瞑,目瞑者,为失志,失志者则志先死,死即目瞑也。六阳气俱绝者,则阴与阳
《卫生宝鉴》卷九方。胡麻半升,天麻二两,乳香七钱半。为末,每服五钱匕,茶水调下,日三次。治疠风。
运气学说术语。运气学说把一年分为五个时间段节,称为五步。五步推运即按太少相生的规律,推定当年主运五步的太、少排列次序。其法是根据当年所属的天干为阳干还是阴干,决定其所化生的中运是“太”还是“少”,然后
①虚上加虚,如虚证误用泻法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虚而泻之,是谓重虚。”②虚脉重见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脉气上虚(上虚即寸脉虚)尺虚,是为重虚。”(新校正:“按甲乙经作脉虚、气虚、尺虚,是谓重虚。”)
五软之一。头为诸阳之会。小儿先天胎禀不足,肾之阳虚髓弱,后天营养不良,脾之清阳不升,故头软不能抬举。治宜温肾补脾,益气升阳。用补中益气汤兼服补肾地黄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