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临证指南医案

临证指南医案

书名。简称《临证指南》。10卷。清·叶桂撰,叶氏门人华岫云等辑录整理。刊于1766年。其中内科杂病医案八卷、妇科、幼科病案各一卷。内容以病为纲,分为89门,体现了叶氏治病辨证细致,善于抓住主证的特点。立法处方熨帖、中肯,用药灵活而有法度。其中温病治案颇多,吴瑭撰《温病条辨》多取材于此。本书于每门之后均附论一篇,由叶氏门人分别执笔。书末附有案中所引用的方剂,有助于读者掌握运用。本书因是随见随录,故各案缺乏系统完整性。由于治案切于临床实用,流传甚广。解放后有校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府中俞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中府。见该条。

  • 顾晓澜

    【介绍】:见顾金寿条。

  • 古愚山房方书三种

    丛书名。清·海阳竹林人辑。刊于1801年。内容为《解毒编》、《汇集经验方》、《怪疾奇方》。

  • 丹溪喉闭丸

    见《串雅内编》卷三。即巴霜顶,见该条。

  • 缠丝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异痧奇验方·缠丝痧》:“其证肚腹胀,头疼、心烦、前后心或有紫黑黄点子,用针挑破,以醋擦之即愈,如觉偏体麻木,无此点子者,即心痧子证。将胳膊弯、腿弯青筋刺出紫血,用炒盐煎汤服之。”参见痧条。

  • 肝痿

    证名。指筋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肝痿者,筋痿也。”详筋痿条。

  • 经候

    见《产宝百问》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杨梅疹

    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其形如风疹,发痒。

  • 李世勣

    【生卒】:583~669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字懋功。曹州离狐(今山东曹县)人。以医名,本姓徐,因避讳改名李勣。唐太宗、高宗时身居要职。657年曾与许孝宗、孔志约等参与并领导《新修本草》的编写和颁行工作

  • 方药合编

    民族医方书。朝鲜族黄度渊撰于1868年。全书将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等病症分为54门,论述369组病,处方分为上(补)、中(和)、下(攻)三统,载方916个,兼述26种药的制作法和26种禁忌,中药5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