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筋疽。见该条②。
痰证之一。因痰迷心窍所致。《证治汇补·痰证》:“迷于心为心痛,惊悸,怔忡,恍惚,梦寐奇怪,妄言见祟,癫狂癎瘖,名曰惊痰。”亦指受惊而痰结胸腹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痰饮源流》:“惊痰,因惊痰结成块在胸腹,
病名。即蟠蛇疬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儒门事亲·咯血衄血嗽血》。《赤水玄珠》卷九:“咯血者,喉中常有血腥,一咯血即出,或鲜或紫者是也,又如细屑者亦是也。”《张氏医通·诸血门》:“咯血者,不嗽而喉中咯出小块,或血点是也。其证最重,
出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。详“阳中有阴”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又名盗汗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珍珠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类证治裁》卷七方。篇蓄一握。水煎服。治脱肛,肛头虫痒。
出《食疗本草》。即鸽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新语》。为阳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