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外科图说》卷三:“此证生于手阳明之间,初起如粟,渐长如赤豆,其痛不可忍,渐长大如杨梅之状,血不出,亦不生脓。毒从经络流于骨。有此疾者,宜当谨防。”
性传播疾病之一。多由交媾不洁,传染而得,或感受湿热之毒,侵蚀皮肤粘膜而成。男性好发于包皮内外、包皮系带、冠状沟、阴茎体与龟头等处。女性多发于阴道口、阴唇系带、前庭和阴蒂等处。初起为炎性小丘疹,周围绕以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黑面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产孕集条。
病证名。指饮食损伤脾胃,食物不能消化所致的病证。证见:胸脘痞闷,嗳气腐臭,厌食,恶心呕吐,泄泻,苔腻,脉滑。见《丹溪心法·伤食》,一名食伤。其治疗应根据病情的虚实缓急,因势利导或吐或下或消或补,其中以
①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即失枕。详该条。②经外奇穴名。别名项强。①位于手背,当第二、三掌骨间隙的前1/3与中1/3交点处,或平指掌关节后0.5寸取穴。②一说位于天容与天柱穴连线之中点。前者有第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六。即客忤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水毒候》。又称水毒病。详该条。
①小儿推拿方法。出《小儿推拿广意》。《厘正按摩要术》卷三:“法主温,医用两手托儿手于总经上,将两手上四指在下边两面爬开,二大指在上阴阳二穴,两面爬开,再以两大指捏阴阳二穴向外摇二十四下,捏紧一刻,又将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喘症论》。指气喘由内伤脏腑气血引起者。包括内火喘逆、痰饮喘逆、食积喘逆、气虚喘逆、阴虚喘逆、伤损喘逆等。详各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