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为绛梨木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。即蛊注痢,详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络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草药图经条。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荠苧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九方。绿矾(炒熟)半两,芦荟一钱半,麝香一字。为细末,以绢盛药,纳指于袋内,线扎定。治甲疽疮。
见朱振声《妇女病》。即手先下的横产。参见横产条。
指月经的性状。正常月经,一般不稀、不稠、不凝结,无血块,无特殊气味。根据经质的病理改变,可作为临床辨证的参考。例如经质清稀为气血虚,经质稠粘多属血热等。
【介绍】:见唐秉钧条。
扩展、流溢或蔓延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身热骨痛,而为浸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