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论后条辨直解
见伤寒论后条辨条。
见伤寒论后条辨条。
书名。4卷。清·郭诚勋辑于1823年。全书以歌赋体裁分述内科、妇科病证证治,每篇赋文均附以简注,各篇篇末附列治疗方剂。为医学入门书。
眦的异体字详目眦条。
病因六淫之一。亦称湿气。湿为长夏的主气,故长夏多湿病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因于湿,首如裹。”参见湿气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四方。泽兰、甘草、当归、川芎各四十铢,附子、干姜、白术、白芷、桂心、细辛各一两,防风、人参、牛膝各三十铢,柏子仁、干地黄、石斛各三十铢,厚朴、藁本、芜荑各半两,麦门冬二两。为末,炼蜜
水泻的古称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又称泄注、注下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四:“腹胀下利,有如注水之状,谓之注泄,世名水泻。”详水泻条。
经脉名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少阳胆经,见该条。
同消食化滞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四楞筋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诸病源候论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