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学说内容之一。以属于阴性的事物,居于阳位而名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日中至黄昏,天之阳,阳中之阴也。”“背为阳,阳中之阴,肺也。”
病名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九。即缠腰火丹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黄花远志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方考》卷二。即痰膈。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》。位于耳屏尖端。主治牙痛,耳部疾患等。直刺0.1寸。艾炷灸3壮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水沟,见该条。
人疴的俗称。详该条。
治则。见宋·张子刚《鸡峰普济方》。脾肾二脏,一主先天,一主后天。脾是后天生化之源,是人身营养的根本,补益脾气能充分吸收水谷精微,精血得以旺盛,不但肾精得以充养,机体的各种功能也可以保持正常,抵抗病邪的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出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。即阴脏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