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八十一难经

八十一难经

书名。原名《黄帝八十一难经》,简称《难经》。旧题秦越人撰。约成书于秦汉之际。以问答形式论述了以基础理论为主(也分析了一些病证)的81个问题。其中1-22难论脉,23-29难论经络,30-47难论脏腑,48-61难论病,62-68难论腧穴,69-81难论针法。内容简要,辨析精微。创独取寸口诊脉方法,对命门三焦的论述亦较《内经》有所发展。现存多种刊本和注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疳痢

    病证名。出《颅囟经》。指疳疾合并痢疾。多因饮食不洁,寒温失调所致。临床表现除具有疳的症状外,并有腹痛,里急后重,下痢脓血等。治以理气和血,消疳制痢为主,用香连丸;久不止者,用木香丸(《证治准绳》:黄连

  • 引伸法

    推拿手法。牵拉肢体,使关节伸展活动的方法。常用于四肢和颈腰部。有舒展筋脉,缓解挛缩和帮助关节复位等作用。

  • 奶参

    ①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山海螺之别名。②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土党参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疏风养血汤

    《伤科补要》卷三方。荆芥、羌活、防风、川芎、天花粉、白芍药、秦艽、薄荷、当归、红花。水煎服。用于破伤失血后之调养。

  • 青腿牙疳

    病名。患牙疳而下肢兼见瘀斑者。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六:“凡病腿肿色青者,其上必发牙疳;凡病牙疳腐血者,其下必发青腿。二者相因而至。”多因寒湿之气凝滞经脉,致气血不畅,瘀郁于下;加之胃肠郁热上冲,致寒湿停于

  • 脏厥

    古病名。即藏厥。指因内脏阳气衰微而引起的四肢厥冷。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脉微而厥,至七八日肤冷,其人躁无暂安时,此为藏厥。”属寒厥重证,治宜四逆汤、附子理中汤及灸法等急救回阳。

  • 齿软

    病名。《本草纲目》:“楚人多食酸则齿软。”详齿齼、齿齭条。

  • 牛人参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豨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腹哀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P1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阴脾经。位于腹部,当脐上3寸,旁开腹正中线3.5寸处。另说大横上2寸(《千金要方》);大横上3.5寸(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);大横上4寸(《针灸集成》);

  • 医断

    医论著作。1卷。日人鹤冲元逸编于1747年。编者汇集其师吉益东洞之说辑成此书。内容包括死生、元气、脉侯等37篇论述。现存日本1809年刻本及《皇汉医学丛书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