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学术语,出《易·系辞上》。指由太极之气而分生的阴阳二气,参见“太极”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飞天蠄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锦地罗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翳膜下生向上,谓之逆翳。”详逆顺生翳条。
即白散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内有积热,外中热邪所致的泄泻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中热泻之症,发热口渴,唇干齿燥,面赤烦躁,小便赤涩,小腹中一汛即泻,一泻即止,少顷复痛复泻,肛门如火,粪色多黄。”脉浮数者热在表,宜柴葛芩连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地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(1)见《文山中草药》。为扶芳藤之别名。(2)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壁石虎之别名。(3)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薜荔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西溪书屋夜话录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缺盆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