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福建省晋江专区民卫组《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费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疡科选粹》卷五方。乌梅一两,五倍子五钱,炒槐米、炒黄连、炒黄连、炒荆芥穗各三钱,枳壳、白芷各一钱五分,地榆二钱,升麻一钱。为细末,每服三钱,酒送下。治痔疮下血。若出血多,加百草霜、棕榈炭。
推拿手法。揩擦揉摩穴位。出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。
病证名。亦名经行声瘖,经来音哑。指每逢经行,声音嘶哑,甚至失音,经净后恢复正常的病证。多因肺肾阴虚,肝肾阴虚所致。若素体阴虚,经行之际,经水下泄,致肾水不能上承,肺失濡润,声门失畅,症见经引音哑、咽喉
即湿气。因湿性重浊粘腻,每于病位停留滞着,阻碍阳气的活动,故名。
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即黑大豆,详该条。
即沙参麦冬汤,见该条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即地骷髅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范汪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地蜂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