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经行时口唇上下粘膜起疱疹,经后自消的病症。多由脾胃郁热上冲所致。症见疱疹大小不等,周围有红晕、或感灼热疼痛、瘙痒、口干便结。治宜泻脾养阴。方用泻黄散加减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鱼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木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罗国纲条。
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涎出于口,口为脾窍,故涎为脾液。参见五脏化液条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踝关节。
见人元脉影归指图说条。
病名。清·汪嘉谟《胎产辑萃》:“产后恶露不尽,血结刺痛,名曰血母块。”详儿枕痛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①泛指小腿。②胫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