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樽(zūn 尊)
【介绍】:
见吴尚先条。
【介绍】:
见吴尚先条。
见《千金要方·论证》。同龈。详牙龈条。
证名。又称善悲、悲。《灵枢·五邪》:“邪在心,则病心痛,喜悲,时眩仆。”详善悲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黄水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即刺梨根,详该条。
即十二病绝产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齿龄乃睡中上下齿相磨有声,由胃热故也。”即齘齿。详该条。
膈病之一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气鬲病,病使人烦懑,食不下,时呕沫,病得之少忧,数忾食饮。”参见噎膈条。
病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产后病脉证并治》。多因产后气血骤虚,腠理不密,外邪乘虚侵袭所致。若感受风邪,连续十多日不解,头微痛,恶寒时时有热,心下闷,干呕,汗出。治宜调和营卫,桂枝汤主之。若症见发热面赤,喘而
经穴别名。出《普济本事方》。即风府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草药通讯》(12):6,1976。即法罗海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