咳
病名。出《素问·咳论》。《济生方·咳嗽》:“经云:五脏六腑皆令人咳,非独肺也。由是观之,皮毛始受邪气,邪气先从其合,然后传为五脏六腑之咳,外则六淫所伤,内则七情所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有声无痰曰咳,非无痰,痰不易出也。病在肺,肺主声,故声先而痰后。……因咳有痰,重在咳,肺为主。急宜顺气,肺恶温燥,桔红、贝母、桔梗、桑皮、知母、麦冬、紫菀为要药。”详嗽、咳嗽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咳论》。《济生方·咳嗽》:“经云:五脏六腑皆令人咳,非独肺也。由是观之,皮毛始受邪气,邪气先从其合,然后传为五脏六腑之咳,外则六淫所伤,内则七情所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有声无痰曰咳,非无痰,痰不易出也。病在肺,肺主声,故声先而痰后。……因咳有痰,重在咳,肺为主。急宜顺气,肺恶温燥,桔红、贝母、桔梗、桑皮、知母、麦冬、紫菀为要药。”详嗽、咳嗽条。
即肝火的实证。参肝火、肝火上炎各条。
方药书。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局编。上下两册,载药1000种,并附有插图。每种药按别名、识别、采集加工、性味效用、主治用法等论述。并附有预防、传染病、内、儿、外、妇产、五官、皮肤等科常用中草药处方544首
又名金水相生。是同时治疗肺阴虚和肾阴虚的方法。症见咳嗽气上逆、咳血、音哑、骨蒸潮热、口干、盗汗、遗精、腰痠腿软、身体消瘦,舌红苔少,脉细数。用沙参、天冬、麦冬、玉竹、百合、生地、熟地、女贞子、枸杞子、
【介绍】:见张睿条。
病名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此因脾胃积热,风邪相干,致患眼弦赤烂。”详眼弦赤烂条。
病名。即下颌关节脱臼。出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详颊车蹉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儿科医家。著有儿科专书《孩孺明珠变蒸七疳方论》1卷,已佚。
指舌下静脉丛及系带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:“舌下紫筋为舌系,下通于肾。”
见水罐条。
脉象之一。脉细直而软,状如丝线,稍显于微脉。主气血两虚,诸虚劳损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细则气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