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魏直条。
刺法术语。《难经·七十六难》:“当泻之时,从荣置气。”指针刺补法操作时,应在深部候气,并向浅部引提。后世刺法以先深后浅为泻,理本于此。
【介绍】:见许观曾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地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高濂条。
即红中黑斑舌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书名。清·林珮琴撰于1839年。8卷。作者将内科杂病、妇科、外科等病证,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,详予辨析,并介绍具体治法及应用方剂,对于其中的不少病证,附述了个人治案,作为学医者借鉴。书中博采诸家之长
①同鬲,即横膈膜。《人镜经》:“膈膜者,自心肺下,与脊、胁、腹周回相著,如幕不漏,以遮蔽浊气,不使熏清道是也。”《难经·三十二难》:“……而心肺独在膈上者。”十二经脉中,除足太阳膀胱经之外,十一经都或
证名。.指眼胞浮肿。为水肿病初起常见症状之一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诸有水气者,微肿先见于目下也。”又:“水者阴也,目下亦阴也。腹者至阴之所居、故水在腹者,必使目下肿也。”参见水病、目窠上微肿、风水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