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四肢麻木

四肢麻木

证名。指手足自觉麻木不适感。见《寿世保元》卷五。又名手足麻木。多因四末气血不充,荣卫不通,或兼寒湿痰血凝滞经络所致。《古今医案按·麻木》:“麻木多在于手足者,以四末道远气馁,则卫行迟而难到也,故麻不兼木,必属气虚,否则风痰。凡脉浮而软或大而弱者,气虚也;脉浮而滑,按之不衰者,风痰也。若麻木兼作,则有寒湿、积痰、死血之殊,其脉有沉迟滑实与沉涩而芤之分矣。”治以补益气血为主,挟风寒者,先用桂附;兼痰湿者,用二术、二陈汤酌加羌活独活桂枝等;因瘀血者,四物汤加桃仁甘草红花等;有湿痰、瘀血相并者,宜双合汤;因气滞经络者,宜开结舒筋汤;冷风麻痹足屈不伸者,独活寄生汤;腿足麻木如火热者,三妙丸;手臂麻属气虚者,补中益气汤加桑枝姜黄等。文献有在手多兼风湿,在足多兼寒湿之说。参见麻木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敛阴

    收敛阴气的治法。适用于阴津耗散而病邪已衰退的证候。如热性病热退身凉,余邪已清,但夜间还有虚汗,可用山茱萸、五味子加入止汗剂中。

  • 周痹

    ①病名。因虚而风寒湿邪侵入血脉、肌肉之中所致。《灵枢·周痹》:“周痹者,在于血脉之中,随脉以上,随脉以下,不能左右,各当其所。”又:“此内不在脏,而外未发于皮,独居分肉之间,真气不能周,故命曰周痹。”

  • 金星内障

    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一。即金花内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进针管

    针刺辅助器具。呈管型,长度略短于所用毫针,粗细以通过针尾为度。应用时将针放入管内,置于穴上,以指力弹击针尾,使针迅速刺入皮内,可以减轻疼痛。

  • 天吊瓜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丝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升提中气

    是治疗中气下陷的方法。中气指脾气。脾气上升,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,以荣养其他脏腑,若脾虚中气下陷,可出现久泻、脱肛、子宫脱垂等症,或不能制水而小便不利。均可用补中益气汤,以升提中气,脾气旺则诸证自除

  • 胃实热

    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胃气实热。详该条。

  • 非位

    运气术语。指不当其位。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非位,岁不与会也。”

  • 春温三字诀

    书名。1卷。清·张汝珍约撰于1861年。书名“春温”,实际上论述以风温为主,作者用三字诀加注的形式,阐析其证治。1935年张骥将本书所提到的温病常用治疗方剂20首,编成七言歌诀,题名《春温三字诀方歌》

  • 胡洽

    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。原名胡道洽,广陵(今江苏江都)人。爱好音乐,以医术知名。撰有《百病方》2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