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药志》。为乌骨鸡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学准绳六要》。即牙齿之埋于牙龈部分者。
病名。①出《仙传外科秘方》卷九。又名脱疽疔。消渴病合并脱疽者。初发可先治消渴,服流气饮、苦参丸以解毒生肌,外用桐油及无名异煎至一沸入花椒一勺、加蓼叶在内同煎,浸七天后,单以此叶贴在患处,余可参见脱疽条
①《备急千金要方》指分娩。②病名。指临产时忽然晕厥。
在病机上,指肾阳虚而生内寒,即肾阳虚兼有腹胀、浮肿、黎明前泄泻等症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,足少阴经也。病苦心中闷,下重足肿,不可以按地,名曰肾虚寒也。”又:“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
药物学著作。4卷。清·姚澜(又名维摩和尚)撰。刊于1840年。本书按药物归经理论进行编写。分通经络的药物(即按照十二经及奇经循行的药物)及不循经络杂品。此外,书中附脏腑内景图、十四经穴歌及经脉穴图、总
病名。明·周慎斋《秘传女科》:“阴户生疮名天马疮。”详阴蚀条。
病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属产后下利范畴。参见产后下利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法罗海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摘元方》。即麻秸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