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元宝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即交肠,见该条。
病名。常见于重症中暑。指感受暑邪,热极神昏,卒然痉厥的病证。《温病条辨·上焦篇》:“小儿暑温,身热,卒然痉厥,名曰暑痫,清营汤主之。亦可稍与紫雪丹。”“大人暑癎,亦同上法。热初入营,肝风内乱,手足瘛疭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苍条鱼鳖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即脱疽之色赤、肿痛如汤泼火燎者。见该条。
脾的功能特点。脾气能将饮食精微、津液上输于肺,再输布于其他组织器官而化生气血,营养全身。它的功能特点上升水谷精微,与胃主降浊相对而言。参见脾主升清条。
病证名。指恼怒伤肝,肝气怫郁,木燥火生,筋膜干急所致的痿症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肝热痿软之症,汁溢口苦,两胁攻刺作痛,筋膜干急,筋缩而挛,此《内经》肝热痿弱之症也。”治宜疏肝理气,滋水涵木,舒筋活络等
人体部位名。指腓肠肌部,俗称小腿肚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脾足太阴之脉……上踹内。”
脐风灯火疗法。见《幼幼集成》附夏禹铸治脐风灯火法。脐风初发,一见眉心鼻准有黄色,即用灯火于囟门一燋,人中、承浆、两手大拇指端少商各一燋,脐轮绕脐六燋,脐带未落,于带口一燋;既落,于落处一燋,共一十三燋
出《桂海虞衡志》。即黄皮果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