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不居集》上集卷十七方。乌梅肉二两,巴豆霜(去油)五粒。乌梅肉水煮烂,候水少干,入巴豆,煮片刻,搅如稠糊,取出捣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七至十五丸,生姜煎汤送下,不拘时服。治胸膈久为顽痰所害,面色青白浮肿
病证名。即鼻衄。①伤寒阳明热盛时的鼻衄,同时衄后阳明之热随之而解者,称为红汗。《三指禅》卷二:“伤寒鼻衄,名曰红汗。热随血解。不必止血,亦不必再发汗。”②泛指一般鼻衄者。《伤寒家秘的本》:“俗人以血为
【介绍】:参见刘邦永条。
书名。4卷。清·凌嘉六辑。撰年不详。本书主要辑录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伤寒论》等书中有关咳嗽病证的文字及有关诸家注释编成。现有《三三医书》本。
败坏之血。参恶血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九。即肾囊风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花椒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三香丸,见该条。
证候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膀胱寒,小便数,漏精稠厚如米白泔。”
五不女之一。即鼓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