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清·康维恂《眼科菁华录》:“怕日羞明症,虚实两境施,目疼并赤肿,络滞气行迟,火炽兼脾燥,心肝脾辨之,但分邪实治,病亦不难驱,不疼不赤肿,单为血家虚。”
见医宗撮精、折肱漫录合刊条。
见舒卡·年姆尼多吉条。
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谓物本定而目见为动也。”多因恣酒嗜燥,头风痰火,阴虚血少所致。可兼见头晕目眩等症。某些眼疾或全身性疾患,可出现此症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丹参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口问》。同息道,详该条。
妇科著作。明·武之望撰。5卷。刊于1620年。本书是在《女科证治准绳》一书基础上加以整理改编而成。1665年汪淇氏重订为14卷,内容未变,仅加评注,为今之通行本。书中分为调经、经闭、血崩、赤白带下、虚
足底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跖跛寒,风湿之病也。”
指虚损由下部脏腑发展到上部脏腑的病机。参见上损及下条。
即小儿寒厥,详小儿厥证、小儿寒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