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实肿

实肿

病名。指水肿病属实者。见《中国内科医鉴·浮肿水肿》。多因外感六淫内伤饮食而致,起病急速,来势多暴。《医宗必读·水肿胀满》以阳证多热,热证多实。先胀于内而后肿于外者为实;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者为实;脉滑数有力者为实;色红气粗者为实。治宜祛邪为主,用疏风宣肺利湿逐水、祛瘀等法。实肿有气肿血肿热水肿风肿湿肿之分。详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消食化滞

    消法之一。又称消食导滞,或消导。消除食滞,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方法。适用于食积停滞、胸脘痞满、腹胀时痛、嗳腐吞酸、恶食,或大便泄泻,苔厚腻而黄,脉滑,用保和丸。

  • 辛甘发散为阳

    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辛味甘味的药物能发散,其药性属阳。如桂枝、防风的性味辛甘,能发散解肌。

  • 米疽

    病名。发于腋下之无头疽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发于腋下赤坚者,名曰米疽。”又名腋疽、疚疽,由肝脾二经气血凝滞而成。初起一核,漫肿坚硬,皮色如常。不热不疼,日久将溃始转红色,微热疼痛。初宜内服柴胡清肝汤加乌

  • 太医局方

   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。

  • 黄武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惟周。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精于诊治伤寒,根据南方人体质弱等情况,主张少用麻黄一类损耗之剂,而多用参、芪补益之剂,为当地名医。著有《脉诀》、《医学纲目》,已佚。

  • 肺噤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指初生口噤嘴唇苍白者,参口噤条。

  • 少征

    运气学说术语,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按五音建运理论,征代表火运,故不及之火运称为少征。

  • 两胁痛

    证名。见《慎斋遗书》卷九。多由邪袭少阳,肝胆湿热蕴结,或痰瘀阻滞所致。有外感、内伤之分。《杂症会心录》卷下:“两胁之痛皆属肝胆为病。内伤者,不外气血两端,外感者,责在少阳一经而已。”治宜和解少阳,行气

  • 儿衣不出

    病名,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即胞衣不下,详该条。

  • 五脏咳

    指五脏中,除肺以外,其他脏的病变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累及于肺系而发生咳证的病机。借以说明各脏在病理上相互转移的连系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五脏六腑皆令人咳,非独肺也。”提示对咳嗽的辨证论治不能局限于肺系(呼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