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若旸。江苏江阴县人。精于医,活人很多,著《医理发微》,佚。
病名。见《疡科准绳》卷三。指瘰疬核块簇聚,一包生数十个,形同莲蓬之子者。参见瘰疬条。
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热气则说物不章,言而遑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
指第四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四椎下间主鬲中热。”
肝的阳气。主升发疏泄。与肝阴相对而言。参见肝阴条。
①《外科精义》卷下方。黄丹、乳香、黄连各二钱五分,轻粉一钱,密陀僧、花蕊石(二味同煅赤色)、白龙骨各一两。为细末,入乳香、轻粉、黄丹,同研合匀,每用干掺患处。治诸疮久不收敛者。②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
医经著作。宋李駧(子野)撰于1269年。7卷。对《难经》原文随句笺解,训释并重。并于序论部分绘以注义图十七节,图文互释,相得益彰。唯其所释不辨难易,亦乏精辟之见解。现有涵芬楼影印明《正统道藏》本等刊本
病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咳嗽》。指咳呛气逆的痰嗽。治疗可用蛤粉、青黛、瓜蒌、贝母等。参见咳嗽、咳逆、痰嗽等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即桡腕关节脱位。详手掌根出臼条。
隅,两边相交成角。即曲周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