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趾

小趾

即第五足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竹子

    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南天竹子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久病发惊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医林改错》。长期患病,气虚血亏而成惊搐。其症身热起伏,面颊潮红,形瘦肉脱,似搐非搐,有时昏迷少气。治宜健脾益气,养血镇惊,用可保立苏汤(方见小儿昏迷条)加减。

  • 黄液上冲

    病证名。指黑睛黄仁间积脓的病证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又名黄膜上冲、推云、内推云。多因风热火毒,外伤失治等引起。证见黑睛与黄仁之间下份,出现黄色或黄绿色脓液,有明显之脓平面,头眼剧痛,羞明难睁

  • 阴疟

    病名。①指三阴疟。《类证治裁·阴疟》:“疟邪伏于募原,浅者客三阳经,深者入三阴经,……以伏邪深入三阴,故名阴疟也。”②泛指在里、在阴、在脏之疟。见《医学入门·疟》。参见阳疟条。

  • 针博士

    太医署教师职称。负责掌管针灸科专业的教授和考核。官阶从八品上。参见太医署条。

  • 石棠花

    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闹羊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药童

    唐代太医署中一种职称。署中共设24名药童,其职责为协助主药整理药品,官阶从八品下。

  • 脑痈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三。即脑疽之易破者。见脑疽条。

  • 保赤存真

    儿科著作。又名《医林枕秘保赤存真》、《幼科心法保赤存真》。10卷。清·余含棻撰于1834年。本书就儿科疾病的证治理论与方药作了较全面的介绍。特别对于儿科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,如小儿体质的属性及治法、惊风

  • 天廓

   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属用自然界之物质现象命名者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乾廓,乾天廓、传道廓、传送廓、传导廓。①《审视瑶函》:“以(气)轮上血脉丝络为凭”,“乾居西北,络通大肠,脏属于肺”。②《医宗金鉴·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