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朱砂根之别名。②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射干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①皮肤。参皮毛条。②肌肤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病否,其味甘,其音宫,其物肤。”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属缺乳范畴。参见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凉粉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梁氏见效方》,已佚。
见六种新编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蛇蜕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仁源。江苏武进人。家世业医,得家传之秘,视病洞见症结。医德高尚,能急人之难。著有《医学要览》1卷、《伤寒辨证》两卷、《医通摘要》3卷,未见传世。弟公麟、子谦益、复、学山,孙雄,均以
病名。见高淑濂《胎产方案》。多因产后气血更虚,风寒湿邪乘虚入胆,郁而化热,蕴蒸胆汁,泛溢肌肤,皮肤色黄,甚者目黄,尿黄如茶汁者,治宜加减阴疸汤(人参、柴胡、白芍、甘草、干姜、半夏、党参)。阳亏者加桂附
出《金匮要略》。为蜂蜡之一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