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苛,痒也。轸同疹。轸鼻即鼻上瘙痒出疹。治参见酒齇鼻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为景天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代的九种刺法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凡刺有九,以应九变。”指各种不同刺法适应不同病变,分输刺、远道刺、经刺、络刺、分刺、大泻刺、毛刺、巨刺、淬刺等九种,详各条。
泛指心的功能活动,包括心藏的精气及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心气通于舌,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。”
见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。为红旱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六经标本之一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手心主之本,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;标,在腋下下三寸也。”马莳注:“手心主即手厥阴心包络经之本,在掌后两筋之间,即内关穴,标在腋下三寸,即天池穴。”
书名。2卷。明·张太素撰。撰年不详。此书论脉,除诊病外,宣扬人之智愚贵贱、寿夭穷通均能从脉象中反映出来,具有明显唯心主义色彩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,前附董志仁《太素脉考》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即红曲,详该条。
又名虎口纹、虎口三关脉纹。出唐·王超《水镜图诀》。观察指纹以诊断疾病,是儿科独特的诊病方法,其法主要观察三岁以下小儿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,以第一节为风关,第二节为气关,第三节为命关。纹在风关是
同身寸之一。以患者本人内、外眼角间宽度为1寸量取穴位,故名。《医学入门》:“头部横寸:以眼内眦角至外眦角为一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