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张世华

张世华

【生卒】:?~1550

【介绍】:

明医家。字君美,别号思惠。祖籍汴(今河南开封)。宋南渡时迁居于吴。世业医,父颐有医名。少时习儒,因父母双亡,家道中衰,乃修医业,遂精岐黄学,所试辄效,任太医院院判。曾征使西南诸国,军士在道病者,赖以救治。正德(1506~1521)年间,苏州等地疫病流行,他携药于交通要道,随请随应。著《医家名言》多卷,已佚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魏桂岩

    【介绍】:见魏直条。

  • 六六之节

    节,度数。古人以甲子纪天度,六十日甲子一周而为一节,六节为六个甲子,即六个六十天,合为一岁,故称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天以六六之节,以成一岁。”

  • 疳泻

    病证名。指因疳而泄泻的证候。《婴童百问》:“疳泻者,毛焦唇白,额上青纹,肚胀肠鸣,泄下糟粕是也。”疳、泻并存,治疳必须治泻,亦即按照疳证的虚实轻重,用扶脾和胃止泻的方法,如参苓白术散,随证加减,标本兼

  • 神农本草经疏

    见本草经疏条。

  • 稚阴

    形容小儿身体当长,但阴精尚未充盈的生理特点。阴未足则不足以充养阳气,故小儿既为稚阴之体,也是稚阳之体。参见稚阳稚阴条。

  • 五指柑

    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佛手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心痛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痧胀玉衡·心痛痧》:“痧毒冲心,属之于气,则时痛时止,痰涎壅盛,昏迷烦闷,此其候也。治宜刺手臂,服顺气之剂为主。痧毒攻心,属之于血,则大痛不已,昏沉不醒,此其候也。治宜刺腿湾,服活血之剂为

  • 刺灸法

    指各种针刺和灸治的方法而言。早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五刺、九刺、十二刺及针刺和艾灸补泻方法的记载,后世又续有发展。刺灸法为针灸学术的重要内容之一,使用适当与否,对临床疗效有很大的影响,具体方法,参见有关

  • 庄周气诀解

    气功学专著。托名解述庄周气诀,可能为唐人所传。本书以论述咽气为主,兼及存想。认为通过握固、闭气、吞液,可使气化为血,血化为精,精化为神,神化为液,液化为骨,胎结丹田,绵绵长存,行之不倦,神充体溢。

  • 脉溢

    病名。即毛窍出血。详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