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蓝布正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角弓痧,心胸胀极,痧毒内攻,故头项向上,形如角弓反张,是脏腑已坏死症也。然反复试验,又得一治法,胸腹胀闷,自不必言,身难转侧,或手足拘挛,不能屈伸,有时踡缩,有
【介绍】:明代文人。字仪用。浙江嘉兴人。编有《药镜》4卷。
见《随息居饮食谱》。为荷梗之别名,详该条。
医案著作。清·凌奂(晓五)撰。1卷。包括时病、杂病等100余则。凌氏善用古方,能因症化裁。案后另加按语,有助于领会和掌握其治疗要点。本书收入《三三医书》中。
即少阳,以其为生气之首。故名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四。即吹花癣。详该条。
补法之一。属缓补法。即用甘平和缓的补益药治疗疾病,多用于上焦久病、体质虚弱、病势发展较慢者。如心虚血少,惊悸失眠,用平补正心丸。
见《灵枢·骨度》。手指指骨之间或指骨与掌骨相连接处。即指关节与掌指关节。
即腋窝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