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心下痞

心下痞

证名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指胃脘满闷,按之柔软不痛者。多因伤寒表邪未解,误用下法,或内伤气不足痰湿、郁热蕴结所致。《注解伤寒论》卷四:“无热恶寒者,发于阴也,而反下之,表中之阴入里,结于心下为痞。”若误下后,心下痞,气逆呕吐者,宜用半夏泻心汤;又见胃中虚弱者,宜用甘草泻心汤;若误下后,心下痞,阳气不足者,宜用附子泻心汤。《丹溪心法·痞》:“如禀受充实,面苍骨露,气实之人而心下痞者,宜枳实黄连青皮陈皮枳壳;如禀受素弱,转运不调,饮食不化而心下痞者,宜白术、山查、曲蘗、陈皮;如肥人心下痞者,乃是湿痰,宜苍术半夏砂仁茯苓滑石;如瘦人心下痞者,乃是郁热在中焦,宜枳实、黄连、葛根升麻;如食后感寒,饮食不化,心下痞,宜藿香草豆蔻吴茱萸、砂仁。”《寿世保元·痞满》:“内伤元气脾胃而作心下痞者,宜大补元气也,服加减补中益气汤。如脉缓有痰而痞,加半夏、黄连;脉弦,四肢满闭,便难而心下痞,加黄连、柴胡甘草大便闭燥,黄连、桃仁,少加大黄、归身;心下痞,腌闷,加白芍、黄连;心下痞,腹胀,加白芍、砂仁、五味子。……一切心下痞,及年久不愈者,宜用大消痞丸。”参见心下痞满等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本作髌。膝盖骨。

  • 四时之风

    指四季当令之风。《灵枢·论勇》:“春青风(一作温风),夏阳风,秋凉风,冬寒风,凡此四时之风者,其所病各不同形。”

  • 张抱一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培明条。

  • 壳槟榔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枣槟榔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郑纪元

    【介绍】:见郑宏纲条。

  • 乳头风

    病名。指哺乳妇女乳头的破裂。见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多由肝火不能疏泄,肝胃湿热蕴结而成。症见乳头、乳颈及乳晕部裂口,疼痛,揩之出血或流粘水,或结黄痂。易继发乳痈。病程较长,常延续断乳后方能痊愈。治宜清肝

  • 甲己化土汤

    《血证论》卷七方。白芍药五钱,甘草三钱。水煎服。治瘀血发热。

  • 癜风

    病名。见《寿世保元》卷九。为紫白癜风的合称。

  • 客者除之

    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凡外来邪气(六淫、疫疠、饮食积滞)客于人体,应当驱除。如疏风、散寒、清暑、祛湿、消导等法。

  • 许明斋

    【介绍】:见许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