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三叶青之别名。②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金果榄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,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眉冲,见该条。
脚趾间。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:“臭田螺疮最缠绵,脚丫搔痒起白斑。”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手丫发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①系指痈生于口内上腭处。因其悬于上腭,故又名悬痈、上腭部喉痈。多由少阴、三焦积热而成。症见口中上腭肿起,状若紫葡萄悬于上腭;或寒热大作,舌不能伸缩,口不能开阖,鼻中时出红涕,
病名。多由疠风邪毒袭胃所致。症见牙龈溃烂、疼痛。若齿牙恶热喜寒者,属胃火,治宜清胃散加减;若喜热恶寒者,属胃虚,宜补中益气汤加减。
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青黄凸出。系指眼之“风轮破碎,内中膏汁叠出也。不治者,甚则膏尽珠”(《证治准绳》),以致失明。参见蟹睛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摘录》卷二。即疠风。见该条。
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卷十九方。芙蓉叶(阴干)三两,五倍子、白及、白蔹各四钱,生大黄六钱。为末,用蛋清少许,同醋调敷患处,如干,以葱头泡酒润之;已有头者,露出头,敷四周。治痈疽肿毒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百会疽。见该条。